2020年07月30日17:32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朱保磊 實習記者 梁曉娜)翻開鄉村振興的畫卷,榮獲河南省園林鎮、衛生鎮、健康鄉鎮、科普示范鎮、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的永城市苗橋鎮如詩如畫的美景映入眼簾:所到之處碧樹成蔭、花草成海;垂釣池清澈明凈、魚肥蟹美;農業園碩果連枝、瓜果飄香;這里,天藍、地綠、水清;這里,四美鄉村、五美庭院、道德模范、孝善之家、好媳婦、好婆婆……遍地開花。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美到持久美,從外在美到內在美,苗橋鎮的蝶變,是該鎮黨委、鎮政府把“唱響百姓歌,辦好群眾事,打好民生牌,共圓中國夢。”的工作理念落到實處的結果。他們一步一個腳印,把鄉村美群眾富變為了現實。
抓實產業建設 引領群眾致富
“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俺家的農場面積目前已經發展到2000多畝,疫情期間,政府還幫助俺銷售產品。”苗橋鎮圣峰農場的陳靜說。她說除了農場,他們夫妻還有育苗基地和種業公司。在苗橋鎮像謝圣峰、陳靜這樣的夫妻家庭農場,一戶帶動多戶,為當地的貧困戶增收添磚加瓦。作為扶貧產業,他們安排60余人就業。
產業興旺,鄉村才會更加美麗。在苗橋鎮,像圣峰家庭農場這樣的特色產業,還有很多。目前,有特色水產、畜禽養殖、林果種植、溫棚蔬菜、針織加工等專業村12個。僅特色種植面積苗橋鎮就有4400畝,各村各有特色,可謂百花齊放都是春。曹樓、苗北、高樓等村的溫棚蔬菜,苗南村的“苗白”,梁海、屈莊的晚秋黃梨,楊樓村的葡萄……這些特色產業都為當地貧困戶的精準脫貧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除了特色產業,苗橋鎮還實現了“以魚凈水,以水養魚”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模式。大力發展垂釣業,發展以魚帶游的產業鏈致富路,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的實施。
如今的苗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特色旅游示范鎮。各級文化大家,考古專家,知名演員、導演,媒體們也慕名而來采訪、采風,苗橋的宣傳片也在中央電視臺七套展播。
抓好精神文明 黨建引領鄉風
苗橋鎮投資建設黨建、廉政、文化、法制四大廣場,以獎代補的形式建設16個村級文化大舞臺和文化廣場。著力構建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深挖典型,開展了最美苗橋人、孝善之家、五美庭院、道德模范、十星級文明戶等系列評選活動。
帶著公公、奶奶改嫁的王凱麗,每一小時就要請假十分鐘跑回家幫婆婆翻身的袁向麗,零彩禮出嫁的趙梯……在苗橋鎮,這樣的典型人物多如繁星。“以模范帶動群眾,用身邊的人引領身邊的人。通過最美苗橋人等活動的評選,促進鄉風文明的發展。通過農村環境整治,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增強。”苗橋鎮黨委書記蔣建說。
人在詩中行,花在畫中開,景美人美心更美。如今,苗橋鎮已經成為了永城鄉村振興的靚麗名片。水產、種養、商貿業蓬勃發展,鄉風文明淳樸敦厚,綠水青山在黨建引領下如今成了金山銀山。
除了特色產業,苗橋鎮還實現了“以魚凈水,以水養魚”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新模式。深挖典型,開展了最美苗橋人、孝善之家、五美庭院、道德模范、十星級文明戶等系列評選活動。水產、種養、商貿業蓬勃發展,鄉風文明淳樸敦厚,綠水青山在黨建引領下如今成了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