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8日13:01 來源:河北新聞網
洪水中屹立的觀音閣。圖片來自網絡
峭壁起江心,層臺水面浮。7月20日,長江湖北鄂州段、有700年歷史的觀音閣,被洪水包圍,水位直逼二樓窗戶,幾近滅頂。這是近年來,這座號稱“萬里長江第一閣”的古建筑,首次遭遇如此規模洪災。但此刻,觀音閣仍傲立洪水之中,穩如磐石,延續和書寫著文物古建里的中國智慧。
大災,總能帶來更深遠地思考。文物古建的存續,更是如此。
其實,由于受強降雨影響,全國多地發生嚴重洪澇或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文物受損遠超往年。然而,在觀音閣演繹“閣堅強”之際,淮河南岸壽縣古城有序關閉古城門,利用保存至今的甕城防汛防洪,古城城墻石堤岸、涵洞、月壩等系統更是構成一整套城市防洪體系;贛州古城“福壽溝”,作為宋代城市排水系統,至今仍發揮著重要防汛抗災作用;四川都江堰,作為文化遺產和旅游景點,繼續發揮著分水排沙泄洪作用;北京紫禁城,科學的排水系統使其600余年始終未遭水患……
洪災無情,而古老智慧澤及我輩。
毋庸諱言,洪澇等自然地質災害歷來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筑在嚴重自然地質災害面前尤為脆弱。特別是歷史級別災害,誰也不敢擔保這些文物古建能永不受損。因此,這些仍在激流中挺立的古建筑絕不可小覷。其魅力何在?恐怕不單在于資源的稀缺性,更由于其無聲的智慧,至今仍有借鑒意義,值得鉆研發掘。
洪水中的觀音閣。圖片來自網絡
比如選址。以紫禁城為例,其整體地勢北高南低,因而地面雨水能匯集到東南角內金水河及時排出,最終流入通惠河。都江堰,恰好建在岷江出山口的彎道中央,是峽谷流入成都平原的起始段,地理位置居高臨下,可形成自流灌溉。觀音閣,建于江心礁石上,石勢嵯峨,蜿蜒起伏,不與水爭,自然分水。
比如設計建造。紫禁城古建筑屋頂坡面并非平面,而是一個逐漸緩和的曲面,雨水落到屋頂后迅速下排,到坡底時又能迅速向前排出至地面。觀音閣,礁石上壘石成臺,臺上建閣,地基牢固,如船舷般因勢利導,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
比如修繕管護。功夫在日常,都江堰兩千年來仍發揮作用,正得益于一整套維護機制——“歲修”“大修”“特修”和“搶修”,尤以“深淘灘、低作堰”為主旨的“歲修”最重要,相當于每年枯水期進行“體檢治療”。觀音閣也并非沒有被沖毀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次撥款維修,并不斷配置文物保護附屬設施設備,多次經受住洪水考驗。
壽縣古城墻把洪水擋在城外。圖片來自網絡
當前,洪災還在繼續。從巍峨屹立的文物古建身上,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敬畏之心,還可以從中獲取中國古老智慧的力量。
自古以來,防洪排水、減災抗災一直是人們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中思考的首要問題之一,一些古建筑的前期選址和工程措施謀劃,正充分折射出在這些領域的精細考量。對于文物保護而言,其真正的意義不單在于把眼前的文物保護好,為民眾提供鮮活的公益服務,更在于為決策管理提供有益的依據、為社會發展提供歷史借鑒,對現實社會各層面發揮歷史關照。(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
7月17日,湖北省鄂州市長江江心上的觀音閣已被淹沒大半。觀音閣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閣”,歷史上曾多次經受洪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