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8日07:47 來源:映象網
近日從“出彩河南人”第二屆最美醫生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第二屆最美醫生候選人已經正式產生。即日起,公眾可通過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微信公眾號、醫藥衛生報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點贊。
“出彩河南人”第二屆最美醫生宣傳推介活動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廣播電視臺共同舉辦,旨在深入貫徹全國衛生健康大會和全省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宣傳推介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尤其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涌現出來的先進醫務工作者典型,促進衛生健康系統行風建設,樹立一批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者仁心榜樣,展現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勇擔重任、救死扶傷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風貌,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醫患關系,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先進,崇尚醫德仁心,努力為推動河南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原建設更加出彩貢獻力量。
本屆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地、各醫療單位高度重視,積極向活動組委會報送推薦人選。截止7月10日,組委會辦公室共收到符合條件的推薦材料66件。組委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初評,最終確定了20名候選人。
現將候選人名單及事跡公布(按姓氏筆畫為序),請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踴躍宣傳點贊,選出您心目中的“出彩河南人”第二屆最美醫生。
宣傳點贊平臺: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微信公眾號、醫藥衛生報微信公眾號。
宣傳點贊時間:2020年7月28日8時—8月2日8時。
“出彩河南人”第二屆最美醫生候選人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馬建敏,女,47歲,中共黨員,新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主任,副主任技師,新鄉市五一巾幗獎獲得者。
新冠疫情發生后,她組建12人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隊,快速培養出一支精悍有力的檢測隊伍。
檢測樣品送達不分晝夜,普通人員每3天輪流值班,唯獨她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才離開,連續奮戰110多個晝夜。由于長期勞累,她的臉上起滿濕疹;幾次出現感冒發燒,始終沒離開過檢驗崗位。
2月中旬以后,新鄉市已“零”陽性病例檢出。她毫不松懈,主動建議擴大檢測范圍,不留死角。檢測工作量增加了5-8倍,每天最高檢測量達760份。截至目前,實驗室共計發出1.8萬余份報告,實現零差錯,為新鄉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毛德西,男,80歲,中共黨員,河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首屆全國名中醫、全國中醫藥科學普及金話筒獎、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
他從事中醫臨床工作60余年,退休已20年仍堅持門診。他說醫德要落實到對待病人的態度上,經常一干就是一天。“我們累一點,病人早看早回家?!?/p>
他總結出系列“三味方”百余首與“對藥”50首;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非典期間,提出運用升降散與藿樸夏苓湯進行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支持醫生兒子投身一線,自己撰寫8篇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文章,擬出新冠肺炎預防方,在多地人流量較大處發放,收回的6000余份有效回訪調查中,無一人感染。
他善為人師,正式師承弟子30余人,帶教學生不計其數。
3.田春閣,女,38歲,中共黨員,鄧州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治醫師,獲鄧州市優秀醫師榮譽稱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原本在鄭州進修的她,立即返鄧,顧不上回家換洗衣物,火速趕往醫院,第一時間投入抗疫戰斗??粗焯煸鲩L的感染人數,面對緊張恐懼的病人,以及同樣緊張的患者家屬,她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做安撫工作,解釋病情,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多年來帶頭做艾滋病人的侵入性操作,她說:不能因為怕“職業暴露”,就讓病人轉院,加重病人的負擔。科室里所有艾滋病人的侵入性操作都是由她親自做、帶頭做。
工作之余,她還積極組織參加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肝炎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
4.馮石獻,男,53歲,中共黨員,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所黨支部副書記、綜合室主任,主管技師,省衛生廳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慢性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他積極投身抗擊“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三次請戰前往一線,三次向家人交代后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作為河南省第十四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馳援湖北,在武漢硚口區疾控中心工作37個日夜。外出流調,沒有固定工作場所,連換衣都是在車上、街頭、傘下、機動車后背箱蓋子下;消毒現場地面濕滑,穿著鞋套不小心就打滑,摔傷、扭傷、拉傷是家常便飯。摔傷了,爬起來繼續工作,病倒了,吃完藥堅持戰斗。最終,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各項任務。
5.馮迎軍,男,42歲,群眾,河南省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鄭州市技術標兵。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請戰,成為河南省兒童醫院隔離病區負責人。
他臨危受命,救治全國最小重癥患兒小沐恩,為客觀評價患兒病情,他冒著風險,將聽診器通過防護服塞進自己耳朵,從而獲得了病情的第一手資料。為照顧7歲新冠患兒貝貝,他帶領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既擔任“臨時爸媽”,又擔任“臨時老師”,承擔起貝貝治療、護理、生活、學習等全方位照顧任務。為救治身患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重癥肺炎的2歲患兒,他連續5天待在醫院沒回家。手術成功后,他得知患兒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主動給病人補交欠款,并幫忙購買返程車票。
6.許奎民,男,65歲,濟源市邵原鎮稱彎村衛生室鄉村醫生,濟源市第二屆最美鄉村醫生。
他因小兒麻痹,右腿肌肉嚴重萎縮,活動行走只能靠拐杖支撐。1979年衛校畢業后,他回鄉任村醫,一干就是41年。他承擔著全村488口人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每三個月要上門隨訪體檢一次。稱彎村好幾個居民組身處大山深處,只能步行到達,41年來,他每天行走近1萬步,每月出診達60次,拐杖已換幾十根。
新冠肺炎發生后,他立即從外地返回衛生院,一頭扎進了長達3個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農村作為整個防控布局中的敏感區和薄弱點,任務更緊急。他像上了發條一樣,挨家挨戶逐一排查,登記測溫,堅守卡點。
7.紀妹,女,55歲,群眾,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河南省勞動模范。
她率領河南省婦科開創了微創技術的新時代,多項手術填補了省內婦科微創技術的空白。華中地區第一臺經臍單孔達芬奇機器人宮頸癌根治術;河南省第一例腹腔鏡腹膜代陰道成形術、第一例腹腔鏡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第一例腹腔鏡陰道癌根治術及單孔腹腔鏡、第一例各類達芬奇機器人婦科良惡性腫瘤手術等多項高難度手術。2019年4月,成功完成我國第一例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她的年手術量高達2036臺。
她多次受邀出席國際學術大會,在國際舞臺上發出強大的中國聲音。
8.楊超,男,51歲,九三學社,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部主任,副主任醫師。開封市五一勞動獎章、開封市抗擊新冠疫情“最美統戰人”等獲得者。
新冠疫情發生后,他請戰出征湖北。作為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進駐病區時,沒有現成的臨床救治經驗可循,楊超和隊員們結合國家診療規范,不斷摸索總結經驗,中西醫結合治療,制定了“一人一案”的精準治療策略,建立了三級醫師查房和疑難病例討論制度,還提出了關口前移、預防炎癥風暴、阻止病情惡化的具體舉措,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
楊超帶領團隊治愈了近20名重癥患者,醫院全體隊員零感染、零事故,圓滿完成了援鄂任務,被媒體譽為“戰神團隊”。
9.李根霞,女,46歲,中共黨員,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鄭州市總工會“醫德標兵”稱號獲得者。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積極開展相關防控知識宣教,參與《河南省新型冠狀肺炎流行期間孕產婦管理的專家指導意見》《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新冠肺炎相關工作流程》編寫,指導相關模擬演練,為抗擊疫情、保障母嬰安全盡心盡力。
她每年主持手術300余臺,門診接診5000余人。在保證日常工作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201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羊水灌注等宮內治療。她遠赴美國做訪問學者,回國后,制定一整套胎兒宮內診療流程及手術實施細則。帶隊建立由產科、超聲影像科等優勢學科組成的胎兒醫學小組,開啟我省的胎兒醫學時代。
10.吳世群,男,57歲,中共黨員,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濮陽市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1997年,他成為中原油田援助非洲的隨隊醫生,以自己精湛的醫療技術為整個援非隊伍提供醫療保障。在蘇丹面臨高溫、瘧疾、腦炎等傳染病,生活物資極度匱乏,他以一己之力保證了施工隊伍的身體健康。還每天為當地群眾提供免費診治,受到蘇丹當地政府高度贊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被任命為油田總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醫療救治專家組第一副組長和濮陽市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帶領醫護人員援助定點醫院,連續戰斗40多個日夜,創造了所管病區病人零死亡、醫療隊員零感染的佳績。
11.何家榮,男,57歲,中共黨員,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黨總支副書記,主任醫師,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
他是奮戰在傳染病防治一線22年的“老兵”。他曾親自用架子車拉著X光機到村里做流調;他常年堅持免費為鄉村醫生進行防治結核病培訓。在他的帶領下,信陽市結核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連續10余年在全省處于先進行列。
新冠肺炎疫情來臨,已是57歲的他再次披掛上陣,從第一名病人由負壓救護車順利接診入院開始,吃住在醫院,堅持24小時值班。一位從縣里轉來的重癥患者,情緒很不穩定,主治醫生多次勸慰無效,他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通過視頻同患者溝通交流,在他的安慰和鼓勵下,患者情緒漸漸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并痊愈出院。
12.張建宏,男,50歲,中共黨員,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精神二科主任,主任醫師,2020年河南省衛健委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河南援鄂心理救援隊的隊長,他帶隊在武漢展開了36天的艱苦奮戰,承擔了8家重癥患者收治定點醫院的心理干預、救治工作。剛到武漢,因生病發熱被隔離,但他仍不休息,從早上六點工作到晚上十二點,確保了工作順利開展。
他細心呵護患者,在面對一位有精神疾病史、頻繁自殺的患者時,他多次開展精神檢查、藥物干預和心理干預,快速與患者建立信任,同時將患者及時轉診到武漢收治罹患新冠肺炎的精神病定點醫院進行雙向專業治療,做法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認可。在武漢期間,累計查房1351人次,為609人提供心理干預、疏導。
13.張國強,男,56歲,中共黨員,洛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個人。
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他第一時間成立專業醫護團隊,24小時守護發熱門診。作為洛陽市臨床診療專家組副組長,在醫院隔離病區,穿著3層防護服,夜以繼日地守護著患者,嚴密觀察病情發展。對每位疑似病例逐一查房、仔細甄別,確保無一錯診、漏診。他帶領專家組累計會診近千人次,確診、疑似及發熱留觀患者近300人,成功治愈重癥患者1例。
他醫德高尚,待病人如親人,業余時間常年堅持網上回答患者的病情咨詢、為患者解疑釋惑。
非典期間、禽流感、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中,他總是沖鋒在前。
14.張明德,男,52歲,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9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2020年在火神山醫院榮獲三等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作為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二病區主任和醫院專家組成員,每天都十分緊張和忙碌。火神山醫院收治的全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他和同事沒有時間考慮個人安危。他帶領的病區創造了4小時內治療19位危重患者的記錄。收治的161名重癥患者中,80歲以上14人,治愈率99.35%。
由于多年穿著30斤的鉛衣進行手術作業,他患有嚴重的頸椎、腰椎疾病。2017年7月,主動請纓赴新疆鞏留縣人民醫院開展健康幫扶,積極到牧區及邊遠山寨巡診,累計接診患者400余人次。
15.陳培莉,女,50歲,群眾,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科主任,主任醫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她作為商丘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負責商丘市及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會診及醫療救治工作,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她主動請纓,負責接管商丘市立醫院新冠肺炎重癥監護室,24小時吃住在醫院。在省、市專家組的指導下,商丘市未出現一例危重患者死亡病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全部救治好轉,治愈率96.7%,無一名醫務人員感染。
她多年來積極參加衛生系統組織的健康知識基層行、會診及幫扶工作,堅持深入基層、農村、社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將健康科普知識宣講到基層群眾。
16.郝振華,男,36歲,中共黨員,安陽市林州市臨淇衛生院院長,主治醫師,林州市衛生健康系統優秀工作者。
他作為臨淇鎮衛生院院長,肩負著轄區13.5萬人的衛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戰疫”中,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無論去哪里,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戰斗包”,里面放著對講機、隔離衣、口罩、護目鏡及各村返鄉人員的名單。每天安排好醫院工作后,他就馬不停蹄奔赴各村,為各村衛生室發放防控用品,指導、檢查各村衛生所疫情防控工作。
他家7口人里有4個人是醫務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和母親王俊芹、妻子任曉芳、弟弟郝振國先后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家人共同抗疫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
17.趙江,男,54歲,中共黨員,南陽市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獲得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臨危受命,擔任南陽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帶領專家組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則,構建了以20家定點醫院為重點、16家后備醫院為輔助、6700名醫護人員參與的醫療救治網絡。
在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中,他所在的南陽市中心醫院在全市做到了五個第一:一是ECMO技術和連續性血液濾過技術第一次在南陽市聯合應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二是南陽市第一例確診治愈患者出院;三是南陽市第一例確診重癥治愈患者出院;四是治愈98歲的全國最高齡患者;五是南陽第一例利用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治愈患者。
18.趙清霞,女,54歲,中共黨員,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大主任,主任醫師,鄭州市勞動模范榮譽獲得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她主動提出到隔離病區,走進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她負責的病區接收并治愈了全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她按照國家救治方案并結合醫院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接診、診斷治療流程,使工作忙而不亂。
她在醫院隔離區工作近兩個月的時間,幾乎記得每個患者的樣貌和病情,卻常常她忘了自己到底吃沒吃飯。在她看來,從艾滋病科到隔離病區,不過是一個從忙碌到更忙碌、從危險到更危險的過程。她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她帶領的團隊也完全可以戰勝這種困難。
19.高傳玉,男,58歲,中共黨員,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好醫生、中原名醫等獲得者。
他帶領團隊開展了全省第一例獨立完成的冠脈支架植入術、“一站式”冠脈支架植入+左心耳封堵術、激光消融術等十多項國際上先進的介入治療技術,不斷刷新河南冠脈技術的標高記錄。河南冠脈介入診療技術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他個人完成的手術超過12000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組織全省專家撰寫了5篇專家建議,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的專題研究,向全球奉獻出抗疫“河南智慧”。
他發明出壓迫止血法,無償用于臨床,平均為每位患者節省400元,15年來惠及數十萬患者。
20.龔廣峰,男,49歲,農工民主黨員,周口市中醫院康復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河南省援外醫療先進個人。
他參加援助埃塞俄比亞期間,弘揚中醫文化、講好中醫故事,先后參與中醫診療600余人次,創下了日接診200余人次的援外診療記錄,以實際行動呈現了典型的“中醫熱”和“中國紅”現象。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在一線指導并發放抗疫藥物,參與制定《新冠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以及防控指導建議》等助力抗疫。
他刻苦鉆研中醫基礎理論和名老中醫經驗方以及傳統特色療法,致力于中醫傳統特色療法和中醫養生保健的探索和研究,他研制的《千金壯骨散》《千金足浴散》等系列中醫方劑均為中醫藥繼承和發揚的典型代表。
美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超10萬例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新冠疫情近期在韓國再次出現反彈且持續擴散,韓國政府從8日零時起再次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從8日起,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的防疫級別從2級提升至2.5級,其他非首都圈地區從1.5級提升至2級,暫定實施3周。
施洛賓斯基說,今年德語語言還誕生了一批構詞含“新冠(Corona)”的新詞匯,比如新冠游行(Corona-Demo)、新冠數字(Coronazahlen)、新冠隔離(Coront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貨(Covidioten)等等。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12月1日揭曉,新冠疫情防范標語“3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一詞獲最優秀獎。新華社/美聯 其他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匯也入選年度流行語。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進入12月后,美國疫情蔓延趨勢絲毫沒有放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疫情初期,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第一個100萬用了約100天的時間,但是進入12月份后,美國僅僅5天就新增了超過100萬確診病例。伯克斯還強調,不能指望新冠疫苗來拯救自己,只有嚴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12月8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包括川音在內的多所成都高?,F已封校。收到消息后,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四川音樂學院,求證封校消息真偽。據校方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發稿,四川音樂學院并未封校,防疫措施與此前相同,校外人員無正常理由及相關證件禁止入內,請廣大網友勿信謠傳謠。
換洗衣物外出衣物經常換洗,必要時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劑等浸泡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在全院抗疫的大背景下,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來源|中國青年報 ID:zqbcyol 綜合: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川觀新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