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7日09:51 來源: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
新麥微炒碾為條,即為碾饌。饑荒年代,糧食不足,在青黃不接時,農民用青麥制作碾饌救急,如今,碾饌成了流傳于民間的一種風味美食。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祥云鎮古賢村是制作碾饌的專業村,7月25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焦作祥云鎮古賢村。
小碾饌帶動大產業
“全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溫縣,溫縣小麥看祥云”。古賢村支書助理劉楊表示,古賢村耕地面積1780畝(人均1.07畝),小麥種植面積為1500畝,占比84.2%。該村地處黃河、沁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極適宜小麥生長。
據了解,目前,古賢村所在祥云鎮共種植小麥4.2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占小麥種植面積的95%以上,實現農民增收400余萬元。
“每年5月中旬左右,也就是小滿前后,村民收割尚未成熟的青小麥(俗稱新麥),用于制作碾饌。這個時節的新麥產量小,淀粉含量低,制作工藝復雜,畝產量約為900斤的小麥只能加工700斤的碾饌。但由于新麥香味濃郁,新鮮稀少,售價在10元~20元/斤之間。”劉楊介紹,小滿節氣之后的5月下旬,趨于成熟的“老麥”畝產量達1200斤,此時節的麥子產量高,淀粉含量也高,顏色泛黃,簡單煮制過后就可制成碾饌成品1400斤以上。但是由于市場飽和等原因,其售價為6-10元/斤。
(碾饌)
加工成碾饌,比傳統小麥多9元
據劉楊介紹,在傳統種植方式下,古賢村每畝耕地可產小麥1200斤,按當地出售均價1.2元/斤計算,每畝地小麥毛收入為1400余元,若收獲的小麥制作成碾饌,每畝小麥加工的碾饌產量約為1000斤,按照均價10元/斤出售,畝產值約為10000元。
發展碾饌產業,農民每畝地可以增收8600元。古賢村共計種植小麥1500畝,如果500畝用來加工碾饌,可實現增收約430萬元。
2019年以來,該村連續舉辦兩屆碾饌文化節,挖掘了美食文化,弘揚了子夏文化,更是助力了鄉村振興,打響“古賢碾饌、子夏文化”的品牌。除此之外用碾饌帶動旅游經濟,打造祥云鎮綠色、紅色、黃色“三色游”,促進溫縣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下一步,我們村將利用小火車、碾饌、小麥等鄉愁元素,以及卜子夏、廟集等文化元素,開辟老火車站+小火車+觀光小火車線路,游覽小麥博物館,欣賞麥田風光,品嘗美味碾饌,回顧古賢村史,弘揚子夏文化,打造古賢村文化新名片,展現古賢農村新面貌。”劉楊表示。
古賢村碾饌節使用的石磨 溫縣古賢村原稱大廟村,據傳,因孔子72弟子之一卜子夏生于村東古廟內,后改名為古賢村。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古賢村碾饌節使用的石磨 溫縣古賢村原稱大廟村,據傳,因孔子72弟子之一卜子夏生于村東古廟內,后改名為古賢村。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