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7日09:42 來源:中華網河南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鄉村振興規劃的藍圖,莫溝村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張莫溝式“富春山居圖”呈現在人們眼前。
提起莫溝村,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家莫溝”,這是莫溝村給世人遞上的一張新名片。
莫溝村游客集散處
鄉村振興正當時
莫溝村位于太行山之南,黃河之北,村落三面環溝,窯洞特色明顯。2015年以來,孟州市委市政府響應黨的十八大美麗鄉村張略和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針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為打造莫溝式“富春山居圖”,應難而上,廣開思路。
黨建引領 全民創業
莫溝村在黨建統領下,建立了“支部+協會+市場主體+法治"組織體系,協會指“五大協會” (即招商引資、林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創意、土地改革協會)成為推動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等“五大振興"的重要力量。
黨小組發起了黨員先鋒隊、愛心志愿者、青年突擊隊、巾幅標兵連、老年互助社等“五面旗幟”,形成了全民創業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圍。
建在莫溝村的孟州市村干部培訓學院
治村六條
莫溝村以打造治村體系和治村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制定了鄉村治理“莫溝六條”,探尋鄉村善治之路。
1.治村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治村理念:3.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4.治村體系:支部+協會+市場主體;5.治村路徑:一修復三實現(修復生態材落,實現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回歸);6.治村能力:黨建統領、民主定事、制度理財、群眾評議、村務監督、市場運作;治村目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因地制宜,建設新莫溝村
從2015年開始,莫溝村分上中下三個層級實施了街區改造、密洞修復、水系打造三大生態修復工程,建設了窯洞書館、何家大院、南桃園、北桃園、農耕園、菊院、皂院、杏園、大槐樹院、窯洞村部、窯洞家風館。引來了天然氣,通上了公交車,完成了廁所革命和污水處理,穩步推進垃圾分類治理。全村WIFI免費全覆蓋,辦起了淘寶店,建成了頤養康養基地,實現了公共服務由城市向鄉村的延伸。
窯洞書館
特色窯洞民宿
同時,莫溝村實行“三權分置”,放活經營權,確立了鄉村旅游產業“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健康養生"“三步走”戰略,引領群眾和客商圍繞“吃、住、行、游、養、娛、學”等旅游要素業態發展經濟,先后成立股份制合作社十余家,集體年收入超過200萬元。目前,莫溝村通過招商引資、租賃、承包等形式,新開發了環村觀光小火車、“林海雪原”滑雪場、玻璃棧道、“步步驚心”網紅橋、嘉年華娛樂項目、彩虹滑道、200畝西瓜園、100畝農業采摘等項目,為村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游客體驗鄉村小火車
旅游業帶動村民創業
黃河,既是一條波瀾壯闊的自然河,又是一條孕育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近年來,新安縣委、縣政府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大力發展溝域經濟,讓老百姓守著黃河過上了好日子。
沒有脫貧攻堅,就沒有鄉村振興;鄉村不振興,脫貧攻堅就不可能鞏固。” 2020年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保持現有政策總體穩定,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在洛陽,像王小霞這樣通過溝域經濟帶動實現脫貧的貧困群眾還有很多。在親身感受到溝谷生活的嬗變后,新安縣磁澗鎮禮河村村民鄧首科同多數受訪者一樣,發出了“人氣變旺了”的感嘆。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富陽分局副局長陸興龍說,富陽是我國“造紙之鄉”,手工造紙歷史悠久。” 近年來,富陽先后實施了多輪造紙業整治,關停淘汰造紙企業461家,有效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境內富春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出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優秀。
總書記叮囑我們,要“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一往無前的韌勁、只爭朝夕的拼勁、奮勇爭先的干勁,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倆人繼續往前走,經過知青博物館和鄉村書舍,小明沒停下拍照,咔嚓咔嚓拍個不停。民宿管家:除了民宿村里還有5個采摘園,別小看這個園子,它帶動了6戶貧困戶增收脫貧。(民宿不遠處,就是一片采摘園,園里的蜜桃正是熟的季節,游客在其中采摘。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李劼 今日推薦
如今,浙江一大批昔日的窮山村、污染村,蝶變為現在的富裕村、幸福村、美麗村、善治村。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新任務,浙江省委決定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在浙山浙水之間繪就天藍水凈、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20多年來,常口村牢記習近平囑托,在守望綠水青山的同時,探索富民強村的新路子,成為經濟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生動范例。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浙江鄉村治理經驗啟示我們,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就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走鄉村善治之路,就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