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6日20:02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7月25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采訪團來到了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連續下了幾天暴雨的縣城驟然放晴。走進上蔡縣大路李鄉灣李村,雨過天晴的清新籠罩著整個村莊,村內的扶貧大喇叭的聲音又開始在村莊的上空飄蕩,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原本就十分美麗的村莊更生動了幾分。
趁著剛剛轉晴,灣李村的村民馬蕾到村內的河流邊上又巡視了一圈,把雨水帶來了垃圾細細的清理了一遍,馬蕾曾是灣里村的低保貧困戶,去河邊巡視的工作是村里為她提供的公益崗位,每個月有五百元的收入。同時,馬蕾在村內,也有一間自己的菇房,村里免費提供空間、菌棒,還有專門的專家對種植技術進行培訓,所得的收入都歸馬蕾所有,再加上圍村林、光伏發電等村內的集體經濟收入和分紅,家里的收入一年有三萬多。
“村里的扶貧政策讓我們如此困難的家庭都能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真的十分感謝。”馬蕾說,她是一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孩子身患殘疾,在沒有村里的幫扶之前,日子過得很是艱難,而扶貧政策的幫扶,讓她一個人也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上面的冬桃結成串,下面的花生苗綠意盎然,這是馬蕾收入來源的一部分——村內圍村林的布局。2016年,上蔡縣采取“林業產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在全縣有貧困人口和農業用地的433個行政村強力推進“圍村林”項目建設。全縣各鄉鎮(街道)把每村不少于100畝的“圍村林”作為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現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空閑宅基、溝塘周圍的果樹成林。
全縣各鄉村建立“一林三收”的利益聯接機制,為貧困戶穩定增收提供新渠道。各村按照每戶不低于1畝的標準,將林木無償提供給村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自主發展種植養殖,收入全部歸貧困戶所有,對沒有勞動能力、無自主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照入股比例給予貧困戶收益,同時各村將投入到林業專業合作社的財政補助資金作為村集體股權進行入股分紅,實現了全縣貧困戶發展林下經濟全覆蓋。
近日,中國文明網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其中寶豐縣王世杰入選此榜中的“助人為樂好人”。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王世杰累計投入2.56億元,有效帶動39個貧困村、2100戶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廣東省江門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養蜂場周邊群山環繞,生長著1.5萬畝生態林,植物種類豐富,蜜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蜜,產出的蜂蜜天然無污染,品質極佳。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下甲鎮加西村,當地村民在采摘桑葉(2019年3月27日攝)。
(記者 尹賽楠)“祖祖輩輩灑滿汗水,我們終于種下希望。”蕩氣回腸的詞句里,流露出的,是熱情好客的彝家兒女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窩窩”里的火普村如今舊貌換新顏。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 圖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記者 梁木)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目前,上蔡縣全縣建成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32個,實現26個鄉鎮全覆蓋,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投入務工就業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70個。
“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污染,可以直接吃。” 據介紹,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后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喬建厚介紹說,盧氏縣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建成71個扶貧產業基地、8個光伏電站,在安置點周邊興辦60多家企業,帶動1.13萬人就地就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