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4日10:3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時代 新實踐·育新機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楊玨 光明日報通訊員 范亞笑
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對山西來說,轉型發展既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的戰略謀劃,不能等到資源枯竭了再來搞轉型。”他對山西寄予厚望,“路子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希望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山西省委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實施方案》,堅持把轉型發展作為山西經濟工作和各項事業的努力方向,凝聚起推動轉型發展的強大正能量,真正構建起“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的工作格局,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
關鍵詞:“六新”攻堅戰 生態環境 營商環境
打好“六新”攻堅戰、爭奪戰
在山西潞寶興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根根白色的纖維在集束架上快速上絲,經過導絲機、水浴槽、牽伸機等機器三級拉伸,完成卷曲、定型、切割、裝包后,成袋的錦綸短纖維呈現在眼前。2019年10月,年產3萬噸的潞寶尼龍6短纖維項目正式建成投產,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尼龍6短纖維項目。
潞寶尼龍只是山西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提起山西轉型,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因煤而興,因煤而困”。如何擺脫對煤炭的過度依賴、形成多元支撐,是山西轉型發展的實質和關鍵。
在山西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六新”代表著先進生產力變革趨勢,代表著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山西省委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提出要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膽識搶占先機,堅決打贏打好“六新”攻堅戰、爭奪戰。
山西經濟的“發動機”正在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穩步轉換。
新材料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六新”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山西的“野心”是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山西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
截至2019年年底,山西已擁有新材料規上企業150戶,實現營業收入1295.9億元。總體看,在半導體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和特種金屬材料四個特色領域,山西部分細分行業已達到國內領先地位,部分產品和技術接近國際水平。
山西綜改示范區武宿綜合保稅區,禧佑源航空科技再制造中心的飛機拆解機庫已完成封頂。這是目前山西最大的單體鋼結構建筑。項目投產后,將帶動形成有規模、有優勢、有競爭力的特色航空產業集群。
2020年以來,山西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不僅投資增速保持了穩定增長勢頭,而且轉型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實現了在投資建設中推進轉型發展,在轉型發展中加快投資增速的運行格局。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月至5月,山西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8%,增速位居全國第四。轉型升級與結構優化推動工業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2%。在全省制造業投資中,高科技制造業投資增長39.3%,食品、醫藥、裝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4.3%、18.4%、26.9%。山西在“六新”攻堅戰中實現了“開門紅”。
山西省侯馬市,大型機械在侯馬段上交火車站進行更換軌枕作業。王文華攝/光明圖片
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7月1日,汾河治理迎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對外發布: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6月,汾河流域13個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Ⅴ類水質,累月及單月水質均創歷年同期最優。
由于歷史原因,汾河水一度受到嚴重污染,出現有河無水、有水皆污的狀況。為了不讓母親河“哭泣”,2019年5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正式施行,一場保護母親河的攻堅戰全面打響。
經過大力整治和治理,臭水溝變成景觀帶,塵土道變成快速路,鹽堿地變成大公園……原本讓群眾苦不堪言的“污水河”“垃圾道”變身美麗風景線,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由此帶來的“綠色福利”。
作為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省份,山西下定決心,絕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絕不減弱“鐵腕治污”高壓態勢,絕不降低環保倒逼轉型的標準和力度。
近年來,山西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19年7月1日至10月15日,山西省開展違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專項行動。據統計,專項行動累計檢查污染源近2.23萬個、整改完成問題5294個,清零率達到98.71%;查處典型案件316件,罰款金額1.25億元。其中,道路揚塵、柴油車冒黑煙、禁煤區原煤散燒等問題的清零率均已達到100%。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潘賢掌表示,這次“百日清零”行動之所以贏得了群眾的認可,最根本的就是我們始終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堅決同環境違法行為作斗爭,露頭就打、不停地打,讓環境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如何持續鞏固山西的藍天白云成果?山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0年山西煤炭產業將退出產能1500萬噸以上,煤炭洗選能力壓減到18億噸/年左右,焦化產業壓減過剩產能4027萬噸;對煤炭、鋼鐵、電力、焦化四大優勢傳統產業企業,支持“上新壓舊”“上大壓小”“上高壓低”“上整壓散”;優先支持綠色能源、先進制造業、數字產業,以及生物產業、現代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入駐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
強力治污之下,山西空氣質量改善有目共睹。2020年1月至4月,山西省11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5.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共計增加134天,優良天數比例增加9.6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共計減少28天。
山西省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T2、T3列全自動列車運抵小店南車輛段。史曉波攝/光明圖片
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轉型治污,是為恢復“人說山西好風光”的美景而努力,如何唱響“人說山西好環境”則是山西轉型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里的環境是指“軟環境”。
為了改善“軟環境”,山西真的“拼了”,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營商環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2017年,山西把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重大突破口,出臺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經過幾年的實踐,山西省承諾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成效,試點項目已達5000多個,企業自行辦理事項由原來的30項縮減為最多6項,縮減約80%。過去由政府審批的14個事項改為政府統一服務事項,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社會投資活力大大激發。
2019年10月10日,山西省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政務信息化標志性項目“一部手機三晉通”App正式上線運行。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計上線事項1415項,注冊用戶達803萬戶,有效推進了山西省政府治理現代化,提升科學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部手機三晉通”App歷經多次迭代升級,涉及全省33個廳局,圍繞辦理、查詢、審批、預約、繳費等5個服務功能,包括了社會保障、戶籍辦理、法律服務等23個辦事主題,涵蓋了“我要辦社保、我要辦戶口、我要婚育”等16個特色主題,省、市、縣三級65294項行政審批類事項實現指南查詢,打造出“一個軟件管全省”的數字山西新局面。
山西作為全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于2017年2月整合太原市、晉中市8個主要產學研園區,設立了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
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展廳內的電子大屏能夠清楚看到,在政策體系方面,頂層設計了“3+26”政策體系,打造了精準、規范、廉潔、高效的政策兌現模式;在服務體系方面,“一話通辦”提效率,“一網通辦”管效能,打造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大廳管服務、一支隊伍管執法”三個一平臺。
2020年2月,山西出臺《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對幫助中小企業增強信心、復工復產、渡過難關起到積極作用。3月1日,《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掃清了山西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位于太原市某大型商場的一家主要經營進口化妝品的店鋪經理康珊說:“商場給我們所有商戶減免了2月份的租金,3月至5月的租金給予5折優惠,物業費6折收取。目前商場人流量已有明顯提升,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將優質小麥秸稈作為奶牛草料進行回收利用,增加農民額外收入。姜樺攝/光明圖片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4日 05版)
冬季文旅消費季已經拉開大幕。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關部門也在密集部署支持政策,力促文旅業加速復蘇和轉型發展。啟動促進文旅消費,只是點燃了一個引擎,要想“燃”得久,“燃”出經濟效益,不能僅僅依靠消費券。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與會代表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囑托,落實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如今的深圳生機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我們這條生產線只需要一個人,一天就可以完成12個人的工作,銑板、鉆孔、打孔、裝把等工序全部一體化完成。禹州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介紹,目前,禹州市已發展大數據、互聯網關聯企業項目74個,8家大數據企業總部落戶禹州,大數據產業年產值達15億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9月28日,晉陽湖·首屆集成電路和軟件業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辦,簽約項目131個,總投資800億元,全面打造山西數字經濟2.0版。2019年,晉中市創新思維創辦左權民歌匯,讓散發著濃郁泥土氣息的左權民歌唱響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山西省對外交流的又一張文化名片。
“米”字形高鐵,這里是四通八達的中原交通樞紐;連接歐、亞、美,這里是橫貫中歐的貨運“空中絲綢之路”。改革興豫,轉型發展,60秒快閃看乘風破浪的河南!
咬定轉型不動搖,聚焦創新不散光,深化改革不懼難,追趕超越不懈怠。2019年,山西省第三產業增加值8748.87億元,增長7.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51.4%,“服務業”成經濟發展穩定器。
賽道所處的礦坑,和坑邊高聳的煤矸石山,見證了遼寧阜新這座東北城市一百多年來的興與衰,以及從坑底向上爬坡的決意與夢想。2018年,阜新、新邱兩級政府與中科盛聯聯合成立阜新百年賽道小鎮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建設拉開序幕。
#中部崛起勢正勁# #轉型發展蹚新路#【 “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9月8日啟動】9月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部六省網信辦協辦的“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將于太原啟動。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1月在福建調研時指出,希望福建“抓住機遇”“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肯定廈門已經發展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和“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1月在福建調研時指出,希望福建“抓住機遇”“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肯定廈門已經發展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和“現代化國際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