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3日15:15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正值酷暑,悶熱難當,走進河南省尉氏縣十八里鎮申莊村的一處簡易倉庫,又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眼前是一堆堆的洋蔥和大蒜,十幾個農民正在麻利地分裝、打包。三兩天的功夫,這些農產品就會快遞到千家萬戶。雖然“打包員”們個個汗流浹背,但整個倉庫飄蕩的全是歡聲笑語。
“離家近,掙得多,趕上好時代,現在的光景比蜜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這時,倉庫的主人吳鐵信跛著腳迎了上來。
“今天賣的咋樣?”
“還不錯,網店下了1000多單,銷售額快2萬!”老吳語氣淡然,顯然對這個數字早已司空見慣。
吳鐵信,是尉氏縣十八里鎮申莊村的一名普通農民,現年48歲的他身患三級殘疾,曾經因為家里經濟困難,老婆離家出走。兒子年幼,母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沉重的生活壓力,把一個本來就艱難的家庭逼向了貧困的邊緣。2014年5月,經過申莊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入戶核查,符合貧困戶識別標準,后經縣鎮兩級審核,吳鐵信正式識別為貧困戶。
面對鋪天蓋地的扶貧政策宣傳,聆聽著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感受著幫扶干部的親切關懷和無私幫助,吳鐵信思想漸漸發生了變化。他時常跟家人念叨:“人窮不可怕,就怕沒志氣沒骨氣。咱雖然殘疾,但有手有腳就能干活,我就不信能窮一輩子!”
他主動與駐村工作隊交流,了解適合自己的脫貧項目,在工作隊幫助下,吳鐵信在縣城開辦了一家干菜店,收入不多,但能養家糊口。
吳鐵信不滿足現狀,“我要盡早脫貧!”生意閑暇時,他自學了石膏彩繪娃娃制作技術,利用政府補貼的20000元創業資金建起石膏彩繪兒童玩具加工作坊。
他悶頭研究技術,只想著石膏娃娃質量上去了,一定不愁銷路,但是現實很快給了他當頭一棒。沒有銷售渠道,滿屋子漂亮的彩繪娃娃賣不出去,投資的錢眼看就要打水漂,就在這時,駐村工作隊給他帶來了個好消息:縣里要組織電商培訓并動員他參加。吳鐵信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報名,“猶豫是因為想著自己是個沒文化的農民,一把年紀了,能學會上網賣東西嗎?后來又想,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
開班后,吳鐵信準時上課,積極發言,不懂就問,他在電商培訓班學會了如何經營工廠,如何尋找銷路,最重要的是開闊了眼界,對未來的規劃越來越清晰。“自從搭上電商快車后,我的彩繪娃娃作坊一年可收入25000元,而且銷路越來越好,如果不是國家的好政策,這些是俺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啊!”
2018年8月,吳鐵信被推薦為申莊村的電商管理員,以農產品上行、農產品代銷、日用百貨下行為主實行電商銷售。他通過網絡代買代賣抽取傭金。一方面在電商平臺上為三里五莊的代銷點、小賣部下單進貨,即代購;另一方面在電商平臺為貧困戶發布產銷信息,聯系電商團隊以比市場價略高的價格幫助貧困戶網銷產品,即代賣。每月僅傭金收入就有數千元,成了當地有名的網絡經紀人。“我就是網絡時代的搬運工,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吳鐵信笑著說。
如今,吳鐵信早已脫貧,他還開了自己的網上店鋪,專賣當地應季農產品,收入頗高。他不僅自己做老板,還帶動鄉親一起致富,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商達人”。
“互聯網+”點燃了脫貧致富的新引擎,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新農人”的創業夢想。2019年,尉氏縣覆蓋73個貧困村的電商服務站點,共對接貧困戶103戶,銷售農副產品56萬斤。
談及未來,吳鐵信眼中充滿希冀,“生意越來越好,現在這個500多平方的倉庫不夠用,下一步我得先擴建。感恩黨和政府,讓我們的日子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