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2日09:47 來源:華商頭條
華商頭條客戶端7月21日消息,“7月16日,我父親因肝硬化住院輸液,19日凌晨醫護人員在給父親輸液后,1點左右發現父親出現不適,才看到輸液瓶上寫的并不是父親的名字,醫院人員錯把他人的藥輸給父親了,凌晨3點左右父親去世,醫院承認錯用了藥物。”7月21日,澄城縣安里鎮的楊先生仍不愿相信父親去世的事實。
輸藥后老人突然咳血,凌晨3點左右老人去世
楊先生介紹,16日,64歲的父親因肝硬化住進澄城縣醫院,醫生開具了藥,16日、17日輸液一切正常。18日晚,醫護人員再次給楊先生父親輸液,晚上12點左右,醫護人員到病房給楊先生父親換藥,“當晚我跟弟弟一起在醫院陪床,我記得當時護士進房間后就說了句,46床換藥,之后就更換了藥,護士未確認患者姓名信息。換藥后護士就走了,我跟弟弟未察覺有異常。19日凌晨1點左右,父親突然咳血,我們趕緊叫護士,無意間發現輸液瓶上的名字竟不是我父親名字,寫的是一女性的名字,可能是輸錯藥了。大概凌晨3點左右,父親就去世了。”
父親的輸液瓶上為何寫的是一女性的名字?
父親的輸液瓶上為何寫的是一女性的名字?醫護人員換藥時到底有沒有認真核對?楊先生及家人認為,此事醫院應承擔所有責任,給患者輸錯藥是導致老人去世的直接原因,“當天醫院承認輸液過程中存在失誤,就賠償問題與院方協商多次,但院方只愿給二三萬元補償。這個我們家屬接受不了。”楊先生說。
21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從楊先生提供的事發當晚的照片看到,輸液瓶上有一個“女”字,還有一個手寫的數字“45”,楊先生說,45代表的是床號,那瓶藥應該是給隔壁45床的藥。
澄城縣衛健局:正處理
為何會出現醫護人員給患者輸錯藥的情況?醫院有無進行內部調查?澄城縣醫院辦公室一負責人表示,此事醫務科正在處理,具體情況不清楚。
那么,澄城縣衛健局有無介入調查?澄城縣衛健局一工作人員說:“確有此事,局里的相關領導這幾天一直在處理此事,詳細情況不清楚。”
近日,江蘇宜興一5歲腦炎患兒輸液時,“甘露醇”被錯輸成“甲硝唑”,當晚搶救無效死亡,此事引發社會關注。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15日發布通報稱,確認當班護士違反操作規范,已對2名當班護士作出辭退的決定,還將對相關人員依法依規作出處理。
江蘇宜興一5歲腦炎患兒輸液時,“甘露醇”被錯輸成“甲硝唑”。目前男童經搶救無效死亡,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科介入調查。
(原標題:江蘇宜興衛健委回應“腦炎患兒被輸錯藥后死亡”:已介入調查) 江蘇宜興一5歲腦炎患兒輸液時,“甘露醇”被錯輸成“甲硝唑”。文敏提供的輸液單顯示,醫生所開原本為劑量75ml的“20%甘露醇注射液”,但朱宸熠輸完的為100ml的“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
7月15日,小沫母親楊女士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7月10日、12日,雙方兩次協商未果,自己提出了70余萬的賠償金額,院方只愿意給不足萬元的誤工費等。該說明還表示,事件發生后,醫院責令相關責任人停崗停職,根據后續調查情況做嚴肅處理,并將事件通報全院。
新華社成都7月4日電(記者董小紅)記者4日從雅安市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近期因工作人員失誤,為一名3歲就診女嬰輸錯藥物,目前相關責任人已被停職,該女嬰也轉到上級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