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關注|廣西北海紅樹林保護

2020年07月21日16:0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西頻道

5034

  看!藍天碧水相交處,是一大片生機勃勃。紅樹林發達的根系縱橫交錯,深深地扎入水中,肆意、狂放地生長。

  瞧!白鷺三五成群,把紅樹林當作溫暖的巢穴。在太陽底下,有的慵懶地舒展著翅膀,有的索性臥在叢林中休憩。

  這是中國紅樹林最為普通的場景。有人因為愛上它,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人生,奏響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章。

  紅樹林就是家園的“保護神”

  65歲的莫積瑞頂著烈日在紅樹林中穿行,仔細地拉過一把又一把枝葉看看是否有病蟲害,時常俯下身來認真地觀察補種的幼苗。

  莫積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山口鎮北界村人,從小看著這片紅樹林長大。對他來說,紅樹林就是家園的“保護神”。

  紅樹植物的根系十分發達,盤根錯節屹立于灘涂之上,對海浪和潮汐的沖擊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對保護海岸起著重要作用。

  “那時候的海堤都是泥堆起來,堤面寬不到1米,如果沒有這片紅樹林在海堤面前擋著,隨便一陣七八級的風就足以掀起海浪沖垮海堤。”老莫說。

  還記得2004年12月那場印度洋大海嘯么?數十億噸的海水,釋放出約6000顆原子彈當量的破壞力,然而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個漁村里的172戶人家卻幸免于難,這主要歸功于當地茂密的紅樹林。

  莫積瑞經歷的,比這事還早。

  1996年當年第15號臺風襲擊北海前,漁民歸來時無風無浪,就把船泊在灘涂上,結果突至的臺風把漁民們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時,把船開進港內避風已不可能,情急之下,漁民們把船開進紅樹林,躲過了一劫。

  那件事,讓老莫對紅樹林多了一分敬畏。

  1990年,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老莫從1993年起,就在附近駕個游船,靠拉些游客出海觀賞紅樹林掙點收入。由于山口離北海市區較遠,平常游客不多,老莫便在空閑時主動做起了護林員。

  2011年,保護區招聘護林員,老莫賣掉了船,成了正式護林員。

  從此,紅樹林便成了他生命中的全部。

  1996年那場臺風過后,很多人都在修補自家的房屋,老莫卻一連幾天不見蹤影。后來大家才知道,他跑到保護區查看紅樹林損毀情況,并從母樹上采苗補種了3000棵幼苗。

  每到臺風天,別人都躲在屋里,老莫卻一個人跑出去,就是為了看看漁船是否壓倒了紅樹林。

  “威脅最大的,還是人類活動”

  老莫的故事表明,全世界正在面臨一個嚴峻現實:紅樹林需要守護。它與珊瑚礁、鹽沼、海草床等都是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它的神奇體現在一大串頭銜上——“海上森林”“捕碳能手”“鳥類天堂”“魚蝦家園”“海水凈化器”……

  從趨勢來看,1980年到2000年間,全球35%的紅樹林已經消失,平均每年損失近15萬公頃,是全球森林損失率的4倍,并還在以每年1%-2%的速度減少。

  中國紅樹植物有37種,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海岸。上世紀50年代,中國紅樹林面積尚有約5萬公頃,至2000年卻急劇減少到2.2萬公頃。

  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主要威脅來自外來物種入侵、周邊居民活動和蟲害。”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李武崢介紹。

  蟲災不必多說。

  上世紀70年代末,為了保灘護堤、促淤造陸和改良土壤,中國從國外引進互花米草,沿海岸線進行種植,沒想到這種草的侵略性特強,粗壯有力的地下莖、短而細的須根,讓它在各沿海灘涂中無限制、大范圍、大面積蔓延,使整個灘涂受到破壞。

  最多的時候,一畝紅樹林有半畝多被這些草侵占,一片綠變成了一片黃。

  “其實物種入侵也好,蟲害也罷,這些自然災害控制好問題都不大。”李武崢表示,“紅樹林面臨的最大威脅還是人類活動。”在海邊進行的填海造地、工業建設、企業排污、海邊養殖,那才是紅樹林的致命危害。

  “大煉鋼鐵時砍了很多柴,圍海造田也填了不少海。那個時候,湛江還號稱‘萬畝蝦塘’,占的都是原本適宜種紅樹林的生長地。”陳粵超原來在湛江市林業局任職,1999年調到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沿海居民“靠海吃海”。對他們來說,紅樹林就像家門口的超市,每到海水退潮,灘涂上總會留下魚蝦蟹貝,人們一窩蜂地去“討海”,不管大小。更有甚者,還非法電擊,導致魚類數量越來越少,來捕食的鳥兒越來越少。

  一邊是外來物種入侵,一邊是本地居民“討海”,“原住民”紅樹林卻遭了殃,面積縮減、品種退化。“最明顯的是鳥類減少,就連歷史上常見的中華白海豚也不見了蹤影。”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科科長張炯森說。

  要把空間還給“原住民”

  1998年前后,山口附近的村民經常在紅樹附近挖蝦塘,只要莫積瑞看到,就趕過去勸阻,理由是會破壞紅樹林。在他的“鬧騰”下,好幾家的蝦塘都沒挖成,心里都對老莫很反感。

  以前,村民經常在紅樹林里挖泥蟲賺點收入,老莫同樣會去勸阻,因為挖泥蟲會挖壞紅樹林的根,破壞紅樹林的生長。

  “好多人都笑我傻,只懂拿那1000元護林員的死工資,不懂想辦法賺錢。”老莫笑笑,但還是堅持,只要發現有可能損害紅樹林的行為,就一定會阻止。

  “一開始很多人不再理我,但后來看我一直熱情地做這份工作,慢慢也就理解了。從2008年以后,村里人很少到紅樹林里挖泥蟲了。”老莫得意,“很多人說是給我面子。”

  保護區通常面積大而散,采取的還是開放式保護,加之人手、器械、技術的缺乏,管理難度很大,這是普遍現象。

  湛江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野外巡查時,看到有破壞行為,也會上前勸阻。村民們不理解,靠海吃海,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的,你們憑什么管?

  因為這些事,護林員們沒少挨罵,陳粵超就曾被村民拿著棍棒圍堵,但還是一遍一遍給村民解釋,“保護區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不僅是為現在,也是為了子孫后代。”

  一開始,村民們還有抵觸情緒。但漸漸地,人們發現,沒有紅樹林保護的蝦塘,不僅產量下降,蝦的品質也沒有以前優質,而圍堤上種有大片紅樹林的蝦塘,則影響不大,經紅樹林過濾凈化過的海水,蝦質還會更好。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也發現,每年在修堤方面投入的錢不少,但效果不明顯。一場臺風就讓大半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損失很大,而如果有幾百米寬的紅樹林,則會使海堤幾乎不受海浪沖擊。

  于是,政府也開始轉變方式,出臺政策以補助形式鼓勵個人及單位人工種植紅樹林。村民們一看,種樹不僅有錢拿,還能提高自己的養殖效果,都主動來保護區要種苗。

  經過多方努力,紅樹林的種植面積逐步擴大了,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2003年6月,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劃定,分級保護、嚴格管控,“保護與發展并重”的理念由此而生。

  近年來,在核心區和緩沖區里,數以千計的養殖魚塘被逐步清退;在實驗區里,推廣低毒、低殘留、易降解菊酯類農藥代替傳統高毒、高殘留的三唑磷農藥,養殖污染大大減少。

  方炎連是曾經的福建云霄縣養殖大戶,在灘涂上有著近300畝的魚塘。保護區號召魚塘退養、紅樹林補種,方炎連的300畝魚塘保不住了,只在保護區最外圍保留了160畝。

  整個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填平養殖池塘761畝,清除浮動養殖設施466畝。

  凸顯經濟效益的紅樹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消息,近20年,隨著各地保護意識加強和保護修復力度加大,2019年中國紅樹林面積增加到2.9萬公頃,各地已在紅樹林分布區建立了52個自然保護地。

  生態好了,紅樹林的經濟價值也日益凸顯。區域里的海鮮,因為環境好了,產量質量也都提高,價錢也賣得高。生態養殖、生態旅游……紅樹林也變成了金樹林。

  池塘退養,養殖面積縮減,豈不是收入也跟著驟減?

  “恰恰相反,我養殖的青蟹和泥蚶現在有了商標,全國聞名,單價不錯,總收入不減!”方炎連一臉得意。

  原來,從2012年到2016年,云霄縣以“紅樹林+”的品牌效應,提高周邊村民的養殖效益,成功申報“竹塔泥蚶”“東廈鋸緣青蟹”“漳江口大蠔”等原產地標識,其中“竹塔泥蚶”成功獲評全國著名商標。

  與紅樹林保護區隔江相望,一座名為佳洲島的小島,是閩西南地區的“網紅打卡地”。

  在這座島上,亭臺立水上、白鷺覓食忙,每一幀都是好風景;田里,瓜果綴枝頭、機械運作忙,枝葉里都藏著致富經。近年來,佳洲島探索“現代農業+”新模式,智慧農業、民宿旅游、文化體驗等新業態興起,讓島上的機器忙起來、業態多起來、農戶富起來。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佳洲島迎來華麗轉身,變身生產旺、風景美、看點多的“歡樂園”。

  把一鍋“螃蟹飯”做得出神入化的張學明,也在島上開了民宿,月流水數百萬元的他,帶動曾經的養殖戶,招攬四方游客,“疫情后的生意比去年還好!站在我家院里,可以遠望紅樹林,不在保護區卻能一飽眼福,這就是生意秘訣啦!”

  新一代的守護者

  莫積瑞現在已經成了半個“紅樹林專家”,不僅自己護林,還帶出了一批護林志愿者。

  但世界在變,對守護者的要求也在變。

  不僅要專業對口,還要英語好。

  2002年,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到一所高校招聘,對應聘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前來應聘的學生也納悶,跟樹木打交道還要用外語?

  原來,2001年,中國與荷蘭合作開展紅樹林綜合管理和沿海保護項目,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要與外國專家對接,工作人員要學習環保知識與理念,英語成了必備技能。

  “80后”張葦覺得有意思,于是遞交了申請,用流利的口語打動了面試官,如愿被保護區管理局錄取,成了陳粵超的“徒弟”。

  項目合作涉及紅樹林恢復、保護、公眾教育和社區發展等,查外文文獻;做野外調研科考,收集、核對數據;開展紅樹林人工造林,修復濕地生態。有了國際先進理念的指引,保護工作逐漸走上正軌。

  師徒二人創新宣教方法,與學校合作,編寫課外教材,布置展覽邀人參觀,邀請社會大眾做志愿者。“保護區面積大,還是開放式的,我們的保護,必須要化被動為主動,讓大家共同參與。”陳粵超說。

  “90后”何韜是保護區的“技術能手”。他來了以后,高精度望遠鏡、無人機、監測儀等現代化裝備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讓陳粵超很有感觸,“從年輕人身上我看到,還要加入科技的力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文章關鍵詞:紅樹林恢復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原產地標識 養殖效果 1980年 鹽沼 互花米草 保護修復 北海市區 保護與發展 責編:趙惠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留住“海上森林”,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暨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近期,成群的鷺鳥在海南臨高縣新盈鎮的濕地和紅樹林覓食、飛翔、嬉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