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1日09: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怎么做?如何調動民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改造資金如何籌集?這些關鍵問題如今有了答案。國務院辦公廳20日公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明確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目標任務、對象范圍、支持政策等。《意見》提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
城鎮居住條件將會越來越好,繼棚戶區改造后,老舊小區改造也提上日程。2017年,15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2019年,住建部會同21個部門單位深入近百個市縣調研200多個城鎮老舊小區,部分省市又開展深化試點探索。在前期試點、調研的基礎上出臺此次《意見》,無疑為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按下了“啟動鍵”。
此舉對于老舊小區居民、社區、城市和樓市來說,都有深遠意義。按照《意見》明確的工作目標,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這意味著全國“四老一差”的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都有望得到改善。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意義不亞于“房改”。無論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1998年“房改”,還是此后大大小小的“房改”,都旨在解決住房市場和居民居住權益的根本性問題。老舊小區全面改造同樣是以此為目的,既要提升公民居住質量,也要著力解決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問題。
雖然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權益已有保障,但居住條件明顯滯后于時代發展。由于建成年代較早,老舊小區存在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而全面改造老舊小區的種種短板,將會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增強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這不亞于一次重要的“房改”。特別是,老舊小區內不少是老年人口,改造也適應了老齡化發展趨勢。老舊小區改造是繼棚戶區改造后,為城市更換“新衣”的又一重大變革,這不僅改變城市面貌,讓城市有了新氣象,而且因為惠及民生,也讓城市由內到外有了新氣質。
從房地產市場發展角度來看,老舊小區改造有助于解決存量住房項目的軟硬件問題。過去20年來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變化是在增量上,即出讓大量土地建設大量房子。如果老舊小區的硬件(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等)與軟件(物業管理等)在全面改造中得到提升,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存量住房與新建住房在品質方面將會更加平衡。另外,房地產市場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功不可沒,老舊小區全面改造可帶動該領域的投資、消費和生產,同樣有利于經濟增長。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涉及老舊小區的居民、設施、產權等多種問題。《意見》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了改造任務,提出建立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建立改造資金由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的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強化組織保障。面對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考驗,需要有關方面總結、吸收之前試點的經驗教訓,不斷細化各種政策措施,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豐收)
河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施民心工程,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百姓所急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間,河北將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研究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記者史自強)記者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河北省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擺在優先位置,省級以上補助資金累計支持46.3億元,共計幫助29.5萬戶困難群眾解決了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農村危房改造 改出穩穩的幸福
滿山蒼翠,一泓碧水,白墻黛瓦,綠樹紅花。金秋時節,經過危房改造,借力龍潭溝域經濟發展,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安居樂業的嵩縣飯坡鎮沙坡村,讓前來觀摩調研的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動態管理工作座談會的人員稱贊不已。
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已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7.8萬戶,目前已實現存量危房全部清零。在危房改造中,河南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對貧困縣和深度貧困縣政策傾斜力度。
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各地合力攻堅,按時完成了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掃尾工程任務,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繼年初出臺《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防止返貧致貧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的意見》后,汛情剛一穩定,安徽省又及時制定了《關于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意見》。為防范化解因災返貧致貧,安徽省近日出臺多項措施千方百計穩崗拓崗,保證受災地區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通過易地搬遷安置、危房改造及后續扶持,一批批貧困群眾正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搬遷只是方式,脫貧才是目的。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日前,總臺央視記者從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楚雄州專場獲悉,楚雄彝族自治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從2014年底的88733戶333825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2903戶8331人,貧困行政村從644個減少到1個,25個貧困鄉鎮全部退出,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2.25%下降到0.46%。
7月31日,記者從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德宏專場發布會上獲悉,德宏州4個貧困縣已脫貧摘帽,1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91萬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6.05%下降至0.31%,4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