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7日11:02 來源:四川觀察
“克服恐懼心理,打了麻藥后,切開肌肉就像撕棉布。”三天前,遂寧一院醫生曾江華的右手患橈骨莖突炎,疼痛難忍,他不想耽擱工作,遂用自己的左手給自己右手病灶處做了臺外科小手術。
今年35歲的曾江華,是遂寧一院創傷骨科醫生。手術前,他的右手手腕已疼了大半個月,因不想耽擱工作,一直沒有找其他醫生幫忙看病。三天前,病痛再次發作,“大拇指不能翹起來,手掌都沒法彎曲。”又不想找同事們幫忙,那“何不自己給自己做手術呢?”
因近段時間,該醫院各科室醫護都很忙,且骨科科室內僅曾江華一人會操作小針刀,做微創手術。他患的是右橈骨莖突炎,按傳統外科手術方式,需在手腕處開一道3厘米長創口,還需麻醉師、主刀醫師、護士等人緊密配合,不僅風險較大,且病人術后恢復慢。
“趁這次自己需要做手術,就自己好好體驗下。”曾江華說,給自己做手術,好進一步優化手術,給患者更好的就醫體驗。那天,他單手鋪開手術刀、消毒液、麻醉劑等器械后,左手給右手手腕消毒、麻醉、再用手術刀尖輕輕割開發炎腱鞘上皮膚和肌肉,創口還不到0.4厘米。
這臺“一個人的手術”進行得很順利,整個過程沒有助手和其他人員在場,不到3分鐘便完成了手術。“動刀前還很挺害怕,就自己給自己鼓氣,咬咬牙就下了刀。”曾江華回憶,“切開皮膚肌肉那一刻,感覺像在撕棉布!”
為能在醫院為做完這臺小手術,前些天曾江華下班回家,對著顯微鏡反復練習過好幾次。他說,如果讓別人做這臺手術,不能感受只能用眼看,所以切口開得大些,而他給自己做就能感受到病灶的位置和深度等,切口可以開得更小,進一步微創化。
據悉,曾江華是2018年由遂寧一院從成都大醫院引進的高技能人才,在顯微外科上有較深造詣,目前已是該醫院創傷骨科科室的微創手術專家。其同事張勇告訴記者,此前科室主任已建議曾江華休假,但為不耽誤工作,他病了也沒請一天假,每天堅持上班。
“通過這次大膽嘗試,我認為自己收獲很大,以后可以給患者也這樣做。”目前,曾江華的手術創口已經結痂,腱鞘炎癥也已消失。在同事們眼里,這個年輕,技術過硬的小伙子確實是個“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