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7日09: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毛巾的怪象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里,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然而記者走訪高陽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標注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記者:“這個保檢測嗎?”
河北高陽毛巾城銷售員:“這個?這個不是保檢測的。”
河北迪奧紡織品制作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保檢測。”
高陽康旋鑫鑫毛巾廠負責人:“不保檢測,五元的都不保,別說三元多的。”
毛巾屬于和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B類紡織品,為確保毛巾質量,《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國家標準及毛巾的國家標準,對毛巾含棉量、脫毛率、色牢度、PH值等,都作出了詳盡的規定。
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表示,金浩陽公司生產線分為兩種,一種是高速紡織機,織出來的毛巾,大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而另一種是低速紡織機,有時會用當地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的低檔次毛巾。
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脫毛率根本保不了14支紗線織的毛巾的,沒人保脫毛率的,脫毛率肯定會超標。”
永亮毛巾是高陽當地較大的毛巾生產企業之一,銷售總監翟經理告訴記者,永亮生產的毛巾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保證檢測合格的,另一種名為“特麥惠”的低端毛巾,是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
記者:“那咱們特賣惠這個產品,應該是也可以保檢測吧?”
河北高陽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翟經理:“不保,我們說保檢測,檢測標準就是國標,它達不到國標。”
為什么有的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呢?記者了解到,高陽毛巾生產企業大都是從上游廠家采購紗線,然后再用紡織機織成毛巾,也就是說,紗線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毛巾的品質。記者發現,這些企業所用的紗線基本是用白色塑料包裝,上面沒有標注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等任何信息。
這些紗線用的是什么原料,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記者決定向這個行業的上游——紗線生產廠家追蹤調查。
紗線原料令人震驚
在高陽縣辛留佐村,記者找到了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倉庫里擺滿了做好的紗線。
記者:“你這個紗線,現在客戶拿去主要是做什么?”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做毛巾。”
記者:“毛巾最多是吧?主要是做毛巾還是做別的?”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主要是做毛巾,沒有別的。”
在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里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的很白、有的發黃、有的發黑,有的上面還沾染著綠色的污漬,有一股刺鼻的味道,里面的雜質清晰可見。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這個雜質就比較多了。”
馮經理告訴記者,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所以看上去顏色很雜,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比新的棉花便宜。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再用了一遍,再用一遍,再用一遍,它屬于再生了。”
各種下腳料、再生棉,經過幾道簡單的工序,就紡成了紗線。馮經理說,再生棉是短纖維,拉力不夠,紡紗時還得再加入一部分化纖,再加上再生棉又臟雜質又大,所紡成的紗線根本不能用來織毛巾,因此,他們的成品紗線一般都是空白包裝,不會標注原料、成分、廠名廠址等任何信息。
記者:“這上面也都不打標是吧?”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什么也不打。”
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一百噸,多則數百噸,再生棉是這些紗線廠的主要原料。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負責人 李經理:“這種看著灰就這么大,它這種臟,它這種便宜。”
一位紗線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國內一些城市,有專門加工銷售再生棉的集散地。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我們收原料一般是去鄭州,有時候去山東平原、夏津。”
紗線廠所用的這些再生棉,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呢?記者決定繼續向這個產業鏈的上游追蹤。
在山東平原一個舊工廠院內,集中著十多家再生棉加工廠,也是為毛巾紗生產企業加工原料的。
記者:“毛巾紗是吧?高陽那邊做毛巾紗是吧?”
山東平原棉花加工廠負責人:“對啊,他們那邊兩千多元,三千多元,他都拉這種紡。”
走進一家工廠車間,工人正在分揀原料,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原料都是從一些紡紗廠、紡織廠買來的各種下腳料,經過分揀、開花,最終被打包成整捆的棉花。
加工好的成品上,同樣沒有標注產品信息、生產廠家及警示語,這位老板從抽屜里拿出了當地監管部門曾要求他們標注的標簽,上面寫著:“警示語:禁止用于醫療衛生用品、嬰幼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及生活用絮用纖維產品”。
如此重要的警示,卻被鎖在了抽屜里。
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里生產再生棉的原料更加讓人震驚。廠子里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
記者:“一般咱這個舊衣服穿完就扔了,它這個是哪來的?是專門有人收這個舊衣服嗎?”
河北邯鄲南井寨村再生棉加工廠 負責人:“嗯,對。”
記者:“一般從哪兒收?”
河北邯鄲南井寨村再生棉加工廠 負責人:“從南方。”
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舊衣服被放入機器切成碎片,臟亂不堪地堆放在地上。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由于衣服本身有各種顏色,開出來的成品棉花看上去不是特別白,而且里面充滿灰塵和雜質。
記者:“這種是因為它衣服是紅顏色的?開出來的就發紅?”
河北邯鄲南井寨村再生棉加工廠 負責人:“對,就發紅。”
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志。
記者:“毛巾紗不知道有沒有這個?”
河北邯鄲南井寨村再生棉加工廠 負責人:“都放,都用,都摻著,我不都給你講了嗎?都摻著配,配著料用,我往高陽一直發著呢。”
記者在河南、山東、河北多地調查發現,各種各樣的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注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注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做成毛巾,而對于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咱用這個14支紗線,也是這種便宜的下腳料,這么跟你說吧,棉花一噸一萬六千多元!按道理說,就不應該出14支紗線的毛巾,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
河北高陽紗線從業者:舊衣裳,舊牛仔服,一漂,機器一開,就使這種紗,一般一擦滿臉毛。”
明知這樣的毛巾不合格,卻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簽,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
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整個一年,大概能走多少條毛巾。”
河北高陽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翟經理:“這個價位段的,能走個五六百萬元貨。”
記者:“特麥惠一年能走多少的量?”
河北高陽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翟經理:“我們做到五千萬元吧。”
來源:央視財經
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大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而恒生源參銷售上,中新網記者發現,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已搜索不到恒生源海參。
養海參整箱放敵敵畏 2019年10月,正是海參苗培育期,記者在山東即墨栲栳灣養殖基地,發現一個池塘邊堆放著近百個玻璃瓶,上面寫著:敵敵畏。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僅僅是過期面包被重新修改保質期再銷售,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簽,延長保質期。
7月16日,央視3.15晚會曝光河南新密溫商棉業“再生棉”問題后,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河南省副省長、鄭州市市長王新偉第一時間作出批示,新密市立即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市場監管、公安、消防、宣傳等參與的查處工作領導小組,省、鄭州市、新密市市場監管部門連夜趕赴涉事企業進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