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6日09:2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云上邊會”——“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7月13日在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的相關專家對西藏經濟發展、扶貧成就、人權保障、人口流動、生態發展和宗教文化保護進行了發言、討論和交流。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值得稱贊。
本次“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研討會采取網上會議的方式進行。來自國內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及尼泊爾、緬甸、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學者專家們,就西藏和平解放近70年來,西藏經濟發展、扶貧成就、人權保障、人口流動、生態發展和宗教文化保護、婦女權益保護等方面,進行了發言交流和深入討論。
緬甸警察總署上校 素溫登:通過這個會議,我得到了每個角度的,每個學者的看法,還有我們國際友人,國際學者他們的看法。
本次研討會上,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專家展示了大量實地調研資料,非常直觀的闡述了西藏在農村產業脫貧、鄉村振興、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生態搬遷、環境保護、雙語教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婦女地位保障、“數字西藏”建設等方面的顯著成果。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長 周力:通過我們的實地調研,我們發現在西藏推進扶貧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同時也充分保障了農牧民,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這樣一些內容,在我們西藏這樣一種發展實際上也是與我們中國整體的這樣一個發展是相同步的。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政府通過對口援藏和脫貧攻堅,對西藏建設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極大推動了西藏社會發展和進步。在生存權利、發展權利、文化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到2019年底,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人權進步有目共睹。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永和:在這個地方通過我們大家的研究,展示了今天西藏的這種發展,無論從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西藏今天新的面貌。而透過這個我們覺得美西方,特別是美國,它搞的所謂的西藏人權法案等等這些,都不是事實,都是無視西藏的發展,我們今天的會議實際上就是給它一個最有力的回擊。
(編輯 唐澤屹)
中國的人權道路,是中國人民自己走出來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向世界展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國責任擔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中國面向非洲國家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采取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政策是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另一大貢獻。
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蓬談到生態扶貧時表示,中國大規模生態減貧工作是踐行發展權的具體實踐,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加拉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珊奇塔高度認可中國推進國際減貧合作,“各國應共同維護脫貧成果,努力保障人權,通過發展與合作聯合抗疫和聯合脫貧。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20年社會論壇8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幕。中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作為嘉賓在論壇發表視頻講話,介紹中國減貧經驗和成就。陳志剛強調,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美國一些政客無端攻擊抹黑他國人權的拙劣表演,更是讓國際社會聚焦美國人權的斑斑劣跡。虛偽、雙標、霸道……美國一些政客無端攻擊抹黑他國人權的拙劣表演,更是讓國際社會聚焦美國人權的斑斑劣跡。
當地時間21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屆會議期間,“扶貧脫困與人權保障”邊會在線舉行。來自中方的學者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寶貴經驗,特別介紹了新疆地區的扶貧脫困情況。來自孟加拉國、馬來西亞、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官員、人權高專辦、非政府組織代表等參加了本次邊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中方愿同歐方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加強交流,共同進步。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14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好的人權保障舉措能夠減少疫情帶來的沖擊。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在專題討論會上表示,這次疫情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影響尤為嚴重。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晚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習近平強調,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為全社會的最大共識,彰顯著世界上最大規模執政黨的價值理念。”中國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充分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
當地時間6月30日至7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次會議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專家學者在大會上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打擊販賣人口、保護婦女兒童等特定群體、消除對麻風病患者的歧視和跨國公司人權責任等問題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