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5日18:1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7月14日電題:固堤安民保安瀾——鄱陽湖抗洪救災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毓珊
一側是渾黃的鄱陽湖外湖,濁浪拍打堤岸;一側是緊鄰村莊的內湖,依舊碧波蕩漾。行走在位于江西省余干縣的康山大堤上,一堤之隔,“涇渭分明”。
“截至13日下午14時,這里的外湖水位達22.42米,內湖水位15.9米,水位落差超過6.5米,堤防壓力大。”正在巡堤查險的余干縣康山大堤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劉平緊盯汛情,一刻也不敢懈怠。
7月11日早晨,康山大堤一處堤身出現塌方,江西省、市、縣三級專家組迅速對塌方處進行“會診”,提出解決方案。數百名搶險隊員聞令而動,排險固基,巡查頻次也加密至每小時一次。
更加堅固的堤防、更加先進的抗洪搶險設施設備、更加科學的調度應對,面對汛情,江西各地干部群眾第一時間投入防汛搶險工作,嚴防死守、嚴陣以待。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持續超警,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月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國家防總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率國家防總工作組趕赴江西現場檢查指導鄱陽湖防汛搶險救災工作。
“我們預計鄱陽湖的高水位還將保持20多天,當前的重點工作是做好巡堤查險和險情應急處置工作。”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長徐憲彪表示,務必提前做好受影響區域人員轉移工作,確保人員生命安全,在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和管理的同時嚴格落實集中安置點疫情防控措施。
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截至7月13日21時, 7月6日開始的這場洪澇災害已致南昌、景德鎮、九江、上饒等10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共99個縣(市、區,含功能區)607.7萬人受災,已緊急轉移安置58.9萬人。
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江西鄱陽縣多條河流水位快速上漲。“房子一樓被淹,全家被緊急轉移到了集中安置點。”鄱陽縣昌洲鄉灘下村六年級學生曹金玉說起洪水來臨時仍心有余悸。
集中安置點設在當地一所中學,記者看到,受災群眾不僅吃住有保障,還有來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心關愛。
上饒市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許軍自10日起就一直堅守在這里。“志愿者幫助搭建帳篷、打掃房間、洗菜做飯,還組織各類活動,為群眾做心理疏導,讓他們安心度汛。”許軍說。
這兩天,集中安置點的青壯勞力主動上堤巡險。守堤即守家,鄱陽湖畔,干群一心,力保安瀾。
數描中國,筆耕不輟。這個冬天,約17萬只候鳥在鄱陽湖濕地集結;塞罕壩林場的112萬畝人工林正在生長;太原汾河碧波清流,“汾河晚渡”美景重現……如今的美麗中國“顏值”不斷上升,“十三五”收官之年,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亮麗底色,生活多了一份清新的幸福。
11月24日,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只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濕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只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濕地屬于首次發現。在鄭州黃河濕地觀測到的有4種,分別為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在江西九江,通向吳城的永吳公路大湖池路段“水上公路”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被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萬-70萬只,其中有約占全球98%的白鶴、80%的鴻雁、85%的東方白鸛,江西九江因而被譽為“白鶴王國”。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只,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只東方白鸛——“卡卡”和“凍凍”,正在水塘里度過它們悠閑的午后時光。
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周邊水域,越冬候鳥在濕地水域游弋、起飛(11月5日攝)。每年秋冬季節,這里會成為候鳥遷徙路線上的越冬地和停歇地。
金溪縣竹橋古村映書館(王健攝)“書”即指金溪的滸灣古鎮是明清時期江南最大的雕版印書中心,被譽為“江南書鄉”。記者在竹橋古村古屋參觀采訪(王健攝) “屋”即指金溪豐富的古村落、古建筑資源。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明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 發揮退捕漁民水產捕撈等技術專長,大力發展涉魚產業是各方解決上岸漁民就業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湖北,克服疫情影響抓好防汛救災責任重大,當地構建防汛抗旱指揮新機制,省委書記、省長為雙指揮長,常務副省長任常務副指揮長。…… 8月16日,在位于蒙洼蓄洪區內的安徽省阜南縣老觀鄉,村民在進行災后補種(無人機照片)。
在湖北,克服疫情影響抓好防汛救災責任重大,當地構建防汛抗旱指揮新機制,省委書記、省長為雙指揮長,常務副省長任常務副指揮長。…… 8月16日,在位于蒙洼蓄洪區內的安徽省阜南縣老觀鄉,村民在進行災后補種(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