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8日19:3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馮果(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6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文章指出,民法典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事商事立法的集大成者,民法典不僅調整著基礎性的民事活動和民事關系,也規范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商事活動和商事關系。商事主體的權利保障、商事活動的安全便捷、商事行為的規范有序、資源要素的配置流通,在民法典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和落實。在民法典中對商事活動相關法律制度進行集成創新,有助于為市場經濟活動提供充分的基礎性法律依據和制度規范,為營商活動創造更為市場化和法治化的良好環境。
一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動能的前提。我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一直致力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位居第31名,連續兩年在營商環境改善的經濟體中名列前十。然而,與中國經濟總量和增長水平的全球地位相比,我國營商環境依然還有提升空間和必要。同時,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和國際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國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巨大考驗與挑戰。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要求下,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有利條件,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抓手。可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當前復雜政治經濟形勢下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重要論斷,一方面指明營商環境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法律實施,以實現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另一方面要求法律制度能夠確認和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有效發揮,以確保營商環境的市場化。
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離不開公法和私法的有效協同。從公法層面看,主要是通過監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進一步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政府的過度干預,為市場主體開展營商活動提供寬松、便利的環境。例如,規范行政審批、推行減稅降費、改善政務服務效率、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商事登記改革、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推行包容性監管等。就私法層面而言,以公平、合理、可預期的法律規范調整平等市場主體之間因經濟活動而產生的民事商事關系,使各類生產要素能夠高效配置、各類交易活動能夠便利進行、經濟活動成果能夠得到確認和保護,也是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內在要求。例如,合同效力的認定與執行、產權的利用與保護、擔保的形式與效力等,都會對營商環境產生影響。而私法所調整的內容,恰恰是各類市場主體以市場化方式所開展的營商活動,構成了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核心與根本。民法典的頒布,不僅將已有民事商事基礎法律制度予以法典化,而且根據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進行了創新和優化,能夠從私法層面豐富和完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制度供給。
二
民法典兼容了鮮明的商法品格。盡管民法典以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基礎民事法律制度為主體,但在編纂過程中遵循著“民商合一”的法律傳統,兼收并蓄了大量的商法思維和商事法律制度。例如,民法典在總則編中將法人區分為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即吸收了商法中以營利性作為界定商事主體的基本特征,明確了營利法人的商主體地位。合同編中的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典型合同類型兼具民事合同和商事合同的屬性,構成了商事活動契約安排的核心框架,針對這些典型合同的具體規定,有效指導和規范著商事合同的訂立和履行。融資租賃合同、保理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市場經濟活動中典型的商事合同,更是反映了民法典對商事活動中融資和交易實踐的關注與規范。此外,物權編對過去流質流押絕對禁止的放松,也顯著體現了鼓勵交易和契約自由的商法思維。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立法機關對市場經濟和商事活動法治需求的充分回應,商法理論和實務專家的深度參與,使得商法思維和商事法律規范在民法典中得到相應表達。民法典對商法品格的兼容,反映了民法典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商事關系的充分關注與積極調整,形成了對商事主體營商活動強有力的制度供給。
民法典強調了產權的平等保護。有恒產者有恒心,平等的產權保護能夠增強境內外企業和個人從事商業活動的信心和積極性,是健康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民法典開宗明義地宣示了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同時在物權編中規定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私權保護是我國民法典的基本立場,除了對自然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和人格權的保護,民法典對于具有典型財產權屬性的自然人與法人的物權、債權、知識產權、投資性權利等商事活動中的重要權利類型也提供了全面保護。民法典在區分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私人所有權多元構成的基礎上,對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產權予以平等保護,有助于保障不同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平等地位,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營商環境,使企業家群體形成積極且穩定的預期,從而為資本形成和交易繁榮提供有效制度激勵。
民法典促進了要素的配置流動。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和自由流動,能夠為各類市場主體高效便捷地獲取生產要素提供有利條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民法典對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制度安排,充分發揮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暢通了要素流動渠道,有力推動了要素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民法典通過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實現了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的分置,有助于實現農村集體土地效用的最大化。民法典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處分和續期等制度的完善,有助于確保各類營商活動所必需的土地資源要素配置流動的可行性和可預期性。同時,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擔保物權制度,包括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明確融資租賃、保理、所有權保留等非典型擔保合同的擔保功能,增加了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優化了擔保物權登記制度,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等,有助于發揮各類資源和財產的擔保功能以獲得融資支持,便利市場主體通過金融市場獲取信貸,對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著重大意義。當前,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技術要素在營商活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民法典對技術合同、技術成果的權屬、技術轉讓與技術許可、知識產權質押等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形成保護技術成果、促進技術創新、鼓勵技術流動的氛圍,促進技術要素的充分涌流和利用。對數據和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原則性規定,也反映了民法典在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資源要素的關注。除此之外,民法典在對各類要素價格的確定上也體現了顯著的市場化取向,有助于市場決定要素價格并引導要素的市場化流動。
民法典維護了交易的安全便捷。世界銀行將合同執行作為營商環境評估的指標之一,考慮的正是商事活動中的交易安全。合同的執行取決于合同的效力及其履行是否能夠得到法律的有效規范。而從商事交易的經濟性和便捷性考慮,合同締結方式、必備條款的選擇等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營商活動的活躍度和交易成本。我國民法典的合同編在充分吸收合同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基礎上,從便利合同訂立、規范合同內容、維護合同履行等角度,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合同法律制度。就合同訂立方式而言,民法典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使得合同訂立在契約自由的基礎上更加符合信息時代商事交易的時代特征,并且降低了合同訂立的成本。就合同效力而言,民法典確認了民事商事行為除非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違背公序良俗或惡意串通,一般不直接認定為無效,并規定了越權訂立或超越營業范圍訂立的合同若非存在法定事由一般也應認定為有效。此外,完善的違約責任制度最大限度地對合同當事人依法依約履行合同義務進行有效約束,從法律層面維護了市場經濟中的契約精神。這種制度取向,反映了立法者對契約自由的充分尊重和認可,有助于保護市場主體在經濟活動中的意思表示和期待利益,為其安全便捷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提供了充分法律保障。
三
在長期民事立法經驗和制度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民事商事法律規范的整合與創新,是民法典編纂和頒布的基本思路和實現路徑。按照體系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完整、協調一致的要求對民事商事基礎性法律制度予以法典化,實現了法律制度的體系化和清晰化,有利于法律制度的實施、普及和完善。必須充分認識到,民法典的頒布,不僅使得日常生活秩序得到更好規范、民事主體的權利得到更好保障、時代變遷下的私法需求得到更好回應,而且,民法典為市場主體的營商活動提供了明確規則指引和法律依據,其設置的民事商事法律制度所體現的市場化取向和時代性特征也將更加便利商事活動并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產權得到更平等的保護、要素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交易得到更全面的保障。毋庸諱言,作為民事商事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民法典有效回應了優化營商環境的發展任務和時代需求,必將為進一步完善我國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制度根基,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8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