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7日15:19 來源:人民論壇網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萬萬同胞千萬兵。”2020年7月7日, “七七事變”爆發83周年。83年前,盧溝橋畔呼嘯的槍聲掀開了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日序幕,無數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壯麗篇章。銘記歷史,是為了珍愛和平;紀念勝利,是為了不忘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必須銘記歷史,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團結一心、吾輩自強、砥礪奮進,決不允許歷史的悲劇重演。
銘記歷史,時刻警鐘長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回望這場戰爭,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回響起歷史的聲音:落后就會挨打,軟弱必招欺凌。光有和平的愿望是不夠的,擁有和平的力量才是根本,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寧,團結起來才能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每名中華兒女要時刻自我警醒,吾輩當自強!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有備無患、居安思危,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奔跑的精神、追夢的情懷、拼搏的意志、奮進的力量,克服新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讓任何侵略者知難而退,讓任何癡心妄想者不能得逞,讓任何自以為是的驕橫者付出應有代價。
銘記歷史,砥礪初心使命。以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等為代表的眾多優秀共產黨人,以八路軍的“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的“劉老莊連”、東北抗聯的八位女戰士等為代表的共產黨領導下的英雄群體,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擁戴和追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英雄先烈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爭,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換來的。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一年也是歷史性的一年,中華民族多年來的貧困問題就要在2020年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是,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還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辛努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不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不忘“我是誰、為了誰”,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努力克服艱難險阻,如期完成既定目標任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銘記歷史,汲取奮進力量。“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在敵我強弱懸殊的局面下,全國各族人民不分黨派,不分階層,紛紛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滾滾洪流中,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筑起鋼鐵長城,凝聚起偉大的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跡,洗雪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百余年的民族恥辱。記憶永不磨滅,偉大精神永傳。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作為新時代的主人翁和建設者,我們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營養,將偉大的抗戰精神轉化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走在前列,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奮勇前進,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駛向勝利的彼岸。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銘記歷史、賡續精神、銳意進取、共同圓夢,是對歷史的最好紀念,也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作者:陳長)
1966年3月8日,邢臺隆堯縣發生震級為6.8級地震;1966年3月22日,邢臺寧晉縣發生震級為7.2級地震。圖為:周恩來赴河北省邢臺地震災區慰問群眾并指導救災工作。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70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隊伍,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蘇州市吳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李東為老英雄張同山戴上“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9周年。18日上午,社會各界人士在沈陽隆重集會,舉行撞鐘鳴警儀式,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警報聲劃破天際,鳴響3分鐘,街道上的汽車紛紛停下,鳴笛示警,行人駐足肅立。
今天的神州大地上空,警報嗚咽,聲聲入耳,強烈震撼著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心。警鐘長鳴,警示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
一年年,我們觸摸傷痕累累的歷史篇章,深深回望歷史、銘記國恥、警示未來,也在和平的今天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我們要永遠銘記歷史的警示,直面挑戰,不斷奮斗,向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繼續砥礪前行。
89年前的今天,一聲炮響,硝煙彌漫;89年后的今天,警鐘長鳴。這是一段悲慘屈辱的苦難史,更是一部覺醒奮起的悲壯史詩。謹以此片緬懷和告慰抗日戰爭中所有逝去的革命先烈。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了中華民族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了中華民族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這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紀念日,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重大節日。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這是自強自立的根基。
1945年9月3日,在《新華日報》的醒目位置,毛澤東同志激情滿懷,以筆力遒勁的題詞,意氣風發地抒懷一個長期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的偉大民族浴火重生的喜悅和豪邁。面對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秉持民族大義,高舉團結抗日大旗,肩負起抗日救亡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