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10:05 來源:澎湃新聞
騰訊和老干媽的糾紛,突然有了戲劇性的進展。
此前,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則民事裁定書,法院同意支持原告騰訊的請求,查封、凍結被告貴陽老干媽旗下兩家公司價值1624.06萬元的銀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財產。
可是隨后老干媽聲明,稱他們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而剛剛,貴陽市公安局雙龍分局發布通報,支持了老干媽這一說法:有三名犯罪嫌疑人冒充老干媽公司人員,和騰訊公司簽訂了協議,目前3人因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這一波三折,讓人看得滿頭霧水。警方發布的藍底白字,不由人不信。可要這說法屬實,騰訊這么大公司,竟然被騙子耍得團團轉。被騙錢也就算了,竟然都沒有和老干媽官方核實,就直接請求法院去申請財產保全,這樣的操作著實有些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此前南山區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本也應該有極高權威性。可如果貴陽警方所說屬實,那些騙子除了偽造公章等資料,不可能掌握老干媽官方的真實信息。那么法院在審核時,有沒有盡到辨別義務?騰訊方面提交的申請資料,是不是足以證明老干媽方的問題?如果對疑點稍微做些核實,烏龍或許本可以避免。
因為此事看起來太過離奇,吃瓜群眾都多了些謹慎。“讓子彈再飛一會”,是很多人選擇的立場。目前,騰訊方面還沒有后續發聲,是會勇敢承認被騙,還是掌握了其他證據,不妨讓我們耐心等待。
不過在關注直接的糾紛之外,也有種值得反思的聲音。有人認為,老干媽和騰訊的較量,涉及到了“地方保護主義”。查封老干媽資產的行為,和力挺本地大型企業的心態到底有沒有關系?相信,隨著事件調查的不斷深入,我們可以在之后了解到更多信息。無論如何,一切判斷還是要建立在尊重事實和法律的基礎之上。
所以,人們希望看到兩家極具影響力的企業,擺事實講道理,說出個是非黑白來。和騰訊對接的到底是不是騙子,這么一家大型企業為何被三個騙子牽著走,相信這是完全可以講清楚的。
2020年8月7日,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合同詐騙罪批準逮捕冒充“老干媽”公司工作人員行騙的犯罪嫌疑人曹某、劉某利。前情回顧:2020年4月,騰訊公司以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老干媽公司”)拖欠廣告費為由請求查封、凍結該公司1624萬余元財產。
3人偽造老干媽公司印章與騰訊簽合同 已被刑拘 經我局初步查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歲)、劉某利(女,40歲)、鄭某君(女,37歲)偽造老干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7月10日下午5時許,@騰訊公司發布聲明稱,過去數日內,騰訊和老干媽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雙方已厘清誤解。
自從6月底騰訊狀告老干媽事件發酵以來,鵝廠的 “謎之操作”變成了網上層出不窮的段子。社交方面,微博上#老干媽漂移火辣辣#的話題在24H內,閱讀量達1.9億;#老干媽搜索量暴增407%#閱讀量達1004萬。
2018年11月份左右,劉愛民冒充老干媽董事長侄兒,謊稱幫李平貴介紹老干媽醬油配送商為由,騙取李平貴人民幣27000元招標費用。2018年10月份左右,劉愛民冒充老干媽董事長侄兒身份,謊稱可以幫受害人孔某介紹老干媽工程為借口,騙取受害人孔某人民幣20000元招標費用。
據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消息,2020年4月,騰訊公司以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老干媽公司”)拖欠廣告費為由請求查封、凍結該公司1624萬余元財產。
騰訊起訴老干媽一事已連續發酵了3天。與此同時,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微博上#老干媽漂移火辣辣#的話題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其閱讀量已經從1.8億增長至1.9億。
?7月1日,騰訊狀告老干媽欠錢不還一案,突然發生了“神反轉”。經貴州警方調查后發現,與騰訊簽訂廣告合同的并非老干媽企業法人,而是冒充老干媽的騙子,目的居然是為了詐取游戲禮包!
近日,老干媽與騰訊的糾紛劇情不斷上演反轉,各方勢力也紛紛出動:有吐槽的,有蹭熱點的,有圍觀吃瓜的.....如果還不知道這個瓜,那就快來補課吧
鵝廠與國民女神老干媽之間battle,為大家貢獻了本周最大最歡樂的瓜。” 1日20時29分,騰訊又通過嗶哩嗶哩(B站)官方賬號發布了一條題為《我就是那個吃了假辣椒醬的憨憨企鵝》的視頻,進行自我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