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09:41 來源:南寧鐵路
7月1日,由桂林興安北站始發至廣州南站的“秀美靈渠·紅色興安”動車組D2981次列車將正式開行,這是該縣首次開行跨省始發動車,桂北紅色旅游名縣興安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實現高鐵“一乘直達”,兩地時空距離壓縮到3小時,進一步方便了粵港澳大灣區游客到興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助推興安紅色旅游快速發展。
廣西桂林興安縣地處“湘桂走廊”要沖,這里不僅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靈渠、“華南第一峰”貓兒山,還曾是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的主戰場,有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役紀念公園、紅軍堂、老山界等紅色文化旅游景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
近幾年來,興安縣紅色旅游知名度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紛至沓來。早在2017年7月1日,“桂林興安·靈渠號”動車首發,興安縣正式有了開往首府南寧的始發動車。同日,桂林北至興安北,興安北至桂林北、北海至興安北3趟動車組列車也正式運營,興安成為繼三江之后,廣西第二個擁有縣域始發動車組的縣城。
始發動車,不僅打通興安縣到廣西首府南寧的通道,也使興安縣與貴陽、廣州等區域中心城市的高鐵互動更加緊密,為興安紅色旅游發展注入更強勁的高鐵動力。據統計,2019年興安縣紅色旅游接待游客532.6萬人次,同比增長98.36%,其中紅色旅游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125.12%。
此次“7.1”調圖,南寧局集團公司積極支持紅色革命老區人民出行和地方旅游事業發展,通過將桂林北至廣州南D2969/D2960次列車運行區段調整為興安北至廣州南,車次改為D2981/0/1 D2960次,讓興安縣再添一列始發動車。至此,興安北站每天停靠的動車數量將提升到26趟次,其中興安開往桂林、北海等方向4趟為始發、終到,為興安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供運輸保障。
大家都在看
因為游歷云臺山,夜宿山下旅店“竹韻閑園”,記憶中的綠水青山、麥香磨坊、水缸古井和鳥語花香全方位回歸,成了讓沈沁流連忘返的美學體驗。事實上,修武縣一度也面臨著發展的窘境,工業基礎薄弱、科技驅動力不強,雖有境內云臺山聲名遠播,但單一的門票經濟,遠遠不夠支撐全縣經濟轉型發展。
李相博 攝) 在哈爾濱市一家全國連鎖川菜館,一位市民在使用黃顏色的筷子進食,餐食旁邊擺放著一副黑顏色的公筷。(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位于石家莊的渝鄉辣婆婆川越食空店,入店門口張貼提醒顧客使用公勺公筷宣傳語。
跨界選才伊始,意識到這是濮陽乃至河南體育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濮陽市與清豐縣提前謀劃,促進了清豐極限運動基地項目的落地。”借盛會造新城 清豐奏響文體旅融合發展“大合唱”極限運動基地的建成為清豐栽下了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
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獲悉,山西省政府近日批準交口縣等9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山西省已有41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2017年山西省有15個貧困縣退出,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的凈減少;今年4月底,山西省政府批準婁煩縣等17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這是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圖為山西省古縣氣象局觀測員趙勛。在陳雷眼里,包裹有時比自己更重要。陳雷在小區里一邊送件一邊接聽電話。圖為夜間消防車在巡邏。(文/潘子荻 綜合:新華社、中國氣象新聞網等)
溫縣陳家溝是聞名遐邇的太極拳發源地。祖林內有始祖陳卜墓,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陳長興、陳有本、陳發科等歷代宗師名人墓和碑記,陳長興舊居與楊露禪學拳處兩處毗鄰,東溝則是歷代太極拳傳承人習武練拳的安靜之地。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濱黃河,北臨沁水,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四大懷藥原產地和主產區、全國聞名的糧食高產縣、優質小麥種子基地縣,是全國農業產業融合試點示范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是全國優質小麥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