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17:26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尹弘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視察河南,3次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內容豐富、思想深刻,闡明了事關河南長遠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河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必須結合實際不斷深化理解和認識,堅定不移落實到推動河南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發展是第一要務,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的背景下,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對我國發展趨勢、發展模式及發展目標作出的重大判斷。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歷史性任務。粗放型發展方式已經成為過去,如果不注重質量效益,片面追求增長速度,付出的代價反而會更大,我們要堅決邁過這個坎,實現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這一根本性轉變。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體現的是新發展理念,不僅僅是經濟發展要高質量,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也要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特別是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等重大要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安排。我們應當全面理解其豐富內涵,通盤謀劃實施。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期、曲折、艱苦的過程。涉及從理念、目標、制度到具體工作的全方位變革,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既全面推動,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不斷取得新進展。
第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穩住三農“基本盤”,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農業是安天下穩民生的戰略產業。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等重大要求。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際糧價發生波動,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充分印證了總書記“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我們要深刻領會“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的內涵,既向耕地要糧,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更向科技要糧,建好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等“國”字號平臺,從根本上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關鍵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是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我們必須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大力發展高效種養業和綠色食品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產業效益、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推進,加快補齊農村發展短板。關鍵是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
第二,推動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是重中之重,亟須加快構建高能級產業體系。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沒有高質量的制造業,就難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就沒有整個經濟發展的高質量。總書記寄語我們,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切中了河南發展的要害。目前,關鍵是處理好“存量”與“增量”的關系。注重優化存量資源,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我省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具有一定優勢,需要強化創新引領,加快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拓展網絡化協同研發制造、個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模式,推動向價值鏈的高端攀升。鋼鐵、有色、建材、煤化工等基礎制造業,關鍵是堅持綠色、減量、提質、增效發展,促其煥發新的生機。特別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為先進產能騰出空間。聚焦壯大優質增量,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要求我們抓住機遇,加快5G、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創區域競爭新優勢。
第三,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當前,我國依靠要素驅動的傳統發展動力不斷減弱,亟須通過創新破除體制機制束縛、培育新動力、塑造新優勢。總書記要求河南“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指出了河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必須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推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新平臺協同攻關,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注重強化科技體制創新,在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運作等方面,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充分激發創新創造積極性。開放是提升發展質量的關鍵舉措。當前,對外開放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但產業梯度轉移趨勢沒有改變,與沿海地區相比,我省的市場空間、人力資源等優勢在上升。我們應該堅定信心,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努力在開放上實現更大突破。必須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今年以來,黨中央先后出臺了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深化“放管服”和要素資源、生態、社會治理等領域改革,加快形成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讓高質量發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是踐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的必然要求。總書記明確指出河南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我們從源頭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把保護好沿黃生態作為突出任務。準確把握總書記“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指示精神的實質和內涵,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決不能一哄而上搞大開發。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主要空間形式,我們應當順應這一趨勢,強化黃河沿線中心城市、節點城市的集聚承載作用,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統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也帶來了復合污染問題。我省污染治理任務艱巨,需要突出源頭治理、標本兼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高質量發展奠定牢固的生態根基。
第五,推動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黨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疫情,和西方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生動詮釋了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充分彰顯了總書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真摯情懷。河南有1億多人口,我們要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大力度抓好民生工作。脫貧攻堅是一號民生工程,必須如期全面完成。需要我們聚焦“三山一灘”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實施攻堅,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剩余貧困村全部出列。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是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要求我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好“基本”和“非基本”,加快構建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著力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