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7日22:3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從南到北,我國的大規模夏收接近尾聲,各地收購工作全面啟動。
這幾天,在新疆北部霍城縣,12萬畝冬小麥陸續成熟。今年,新疆農業部門加強機械統一組織和調度,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加快收割進度,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截至目前,全國已收獲冬小麥超過3億畝,大規模小麥機收基本結束,機收率達97%,其中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率達99%,連續15天日機收面積過千萬畝,均創歷史新高。“三夏”農業生產整體呈現形勢穩、秩序好、進展快的特點。
隨著小麥收獲基本結束,夏糧收購全面展開。在河南周口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前來售糧的群眾絡繹不絕。與往年不同的是,售糧車隊井然有序,農民焦急等待的現象不見了。
為了方便農民售糧,避免聚集,河南多地采取預約售糧的方式,同時還提前騰庫、新建糧倉等,備好有效倉容,確保夏糧收購“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也先后啟動最低收購價政策。今年小麥品質較好,一、二等小麥明顯增多,強筋弱筋等專用麥比例比上年提高了2.8個百分點。截至6月2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新產小麥達291億斤,收購穩步推進。
從地區來看,2019年,黑龍江、河南、山東三省糧食產量最高,“全國糧食的大頭在秋糧,秋糧的大頭在東北”,“國人每9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
秋糧的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近四分之三,農業農村部發布,目前,全國秋收已全面展開,收獲過兩成,豐收已成定局。在秋收的同時有序推進秋種,穩定秋播小麥面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秋冬種,為明年的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題:品味特殊時期的豐收味道——寫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辛勤耕耘在廣袤田野上的億萬中國農民,就是頂住壓力、奪取豐收的平凡英雄。
秋分時節,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糧食保持豐收、農業基礎穩固,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離不開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
今日秋分,全國處處五谷豐登、瓜果飄香,廣大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來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昨天(11日)發布的消息,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0至2021年度我國三大谷物,也就是小麥、稻谷和玉米仍將會供大于需。雖然今年早秈稻生長期間,主產省遭遇洪澇災害,早秈稻單產受到較大影響,但由于播種面積增加彌補了單產下降帶來的損失,總產有所增加。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說,從季節上看,我國糧食生產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說,總體看,今年夏糧收購市場化收購比重提高。
(記者陸婭楠)繼夏糧喜獲豐收后,我國早稻實現增產。“今年早稻生產雖然受南方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單產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全國早稻實現增產。
近期,相關媒體集中關注夏糧價格持續上漲和小麥收購量減少等問題,并進行了報道。托市收購是國家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在糧食主產區實行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市場價格過度下跌時起到托底作用。
8月1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的“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公告引起熱議。公告稱,截至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其中,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糧收購量為912.4萬噸,同比減少538.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