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6日10:4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6月25日電(記者郭敬丹、許東遠)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日前推出“星火初燃——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文物史料展”,以220余件珍貴文物和歷史圖片,深入探尋中國共產黨從孕育到誕生的歷史密碼。一批珍貴的革命文物集中展出,其中近三分之一為首次亮相。展覽將持續至10月11日。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說,展覽分為“時代呼喚新的革命領導力量”“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醞釀與成立”和“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三部分,深入探尋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領導力量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
徐明介紹,首次亮相的文物中,有1920年6月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生自治會編輯出版的《浙潮第一聲》,記載了當年的“一師風潮”,也反映出五四運動后青年敢于反對舊思想舊制度的時代精神,而“一師風潮”的參與者,如陳望道、俞秀松、施存統等,正是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員;張冥飛編寫、漢口新文化共進社刊印的《勞農政府與中國》,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過程中,率先在中國介紹俄國革命和蘇俄情況的專著;1920年9月,陳獨秀發表《談政治》一文,宣傳階級斗爭理論,展覽展出了1920年出版的錄有《談政治》一文的單行本《政治主義談》;首次展出的還有俞秀松用過的日俄詞典等。
據悉,展覽期間,紀念館還將在線上推出VR全景展覽,舉行“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學術研討活動和系列講座,舉辦“尋找誕生地”新媒體教育活動,旨在通過展覽與研究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等多種方式,講好建黨故事,彰顯建黨初心,弘揚建黨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接建黨百年。
11月16日下午,河南黨政代表團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瞻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這座終年排著長隊的石庫門老房子,如今是繁華大上海人氣最高的“打卡地”,也是全國共產黨員追尋初心的“朝圣地”。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福祉奮斗終生。
讓他們在炮火紛飛的歲月里 挺起了中國的脊梁 又是什么 讓他們在槍林彈雨的激戰中 看到永恒的希望
日前,西安市長安區舉行“義寫春聯送‘福’到家,書書福福過大年”活動。龔仕建 巨躍先攝影報道 2月4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花戲樓景區,民間藝人在進行民俗表演。在涪陵區藺市鎮的廟會上,川劇、跑旱船、焰火晚會、耍獅舞龍、秀山花燈等重慶非遺節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參觀。
日前,西安市長安區舉行“義寫春聯送‘福’到家,書書福福過大年”活動。龔仕建 巨躍先攝影報道 2月4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花戲樓景區,民間藝人在進行民俗表演。在涪陵區藺市鎮的廟會上,川劇、跑旱船、焰火晚會、耍獅舞龍、秀山花燈等重慶非遺節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