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11:2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確保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挖掘內需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培育內生動力,有效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短期沖擊和挑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作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黃恒學 近年來國際市場持續動蕩,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近段時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通過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以及不同領域和層面的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討論《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征求意見建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主動推進的中長期經濟格局再定位,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特別是要抓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構建新的地區生產網絡,加強跨境創新網絡建設,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提供助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擴大內需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新發展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需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記者:李姝莛、楊志剛、李冰清、潘旭、丁汀、任卓如、馬堯、洪澤華、趙宇超、韓沖、潘革平、孫蕾、鄧浩然、田明、夏立新、王麗麗、陸海月(報道員)、夏周祺(實習)、黃慧(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