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19:4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23日9時43分
北斗導航全球組網收官之星劃破長空
發射成功
人民托舉北斗
北斗服務人民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時光流轉
50年前
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東方紅一號”緩緩劃破夜空
發射成功
當時
廣袤的陜北大地上
一名17歲少年遙望星空
深深地感到激動和自豪
這個少年便是
習近平
半個世紀以來
北斗導航工程
已成功發射55顆衛星
將建成
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引領下
中國正以航天大國之姿
在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上
昂首向前
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是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
歐洲“伽利略”之后
第四個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北斗”從研發之初
就秉承著要將“命脈”
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原則
自主創新、攻堅克難
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
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之路
現場回放
△2018年2月10日,習近平在駐四川部隊某基地發射場同科技人員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科研工作和生活情況。
2018年2月的一個下午,習近平來到駐四川部隊某基地發射場。他一下車,就前往發射工位。習近平邊聽介紹,邊看發射場布局說明圖,詳細了解發射場結構功能,不時詢問有關問題。工作人員介紹三號發射工位功能齊全,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火箭和航天器,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習近平點頭稱贊。
指揮大廳內,基地官兵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習近平很關心北斗三號衛星發射任務準備情況,特意來到這里看望大家。習近平了解了衛星發射準備工作,叮囑大家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確保萬無一失。
兩天后,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雷霆萬鈞之勢拔地而起,將北斗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到浩瀚太空。基地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實現了筑夢九天的又一次勝利進軍。
“北斗系統已成為
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
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習近平高度評價北斗系統建設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用20多年
走完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40多年的發展之路
北斗全球系統建設
實現兩年17箭29星高密度發射組網
連戰連捷
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的奇跡
被稱為“中國速度”
現場回放
△2019年2月20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
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和“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到來之際,習近平給包括孫家棟在內的11位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當時的衛星總體設計工作負責人正是孫家棟院士,而他的履歷也記錄下了北斗系統建設發展的重要時刻。作為北斗系統首任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帶領工程全線,相繼建成北斗一號、北斗二號系統,完成北斗三號系統立項論證和啟動前期工程實施,為中國北斗經天緯地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5年,楊長風擔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后,帶領團隊接續奮斗,完成了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基本系統建設,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為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
提供全天候的精準時空信息服務,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保障。”
習近平向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致賀信時
這樣說
如今
北斗系統集
定位導航授時、星基增強、
精密定位、地基增強等
多種功能于一體
實現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的
導航定位增強服務能力
提供了“中國精度”
現場回放
△2020年初,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基于北斗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統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無論是交通運輸、物流快遞、無人機作業乃至本次疫情中心的武漢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都充分發揮了其高精度、實時定位導航的特性,為精準抗疫、服務民生貢獻了“北斗”智慧與力量。
中國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我國積極推進國際衛星導航事務
推動多系統兼容共用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與世界共享北斗發展成果
目前
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
使用了北斗系統
北斗全球系統建成后
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北斗都會提供滿意的服務
現場回放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北斗系統落地阿拉伯項目倡議,將北斗系統納入中阿合作大局。
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出訪沙特、埃及期間,中國與沙特和阿盟分別簽署了衛星導航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習近平主席與埃及總理一同參觀了中國高科技展的北斗系統專題展區。
蒼茫夜空
7顆排列成勺形的星星
被古人賦予一個詩意的名字
——北斗
1985年
中國科學家開始研制
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并以這個中國傳統文化中
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
——“北斗”命名
自主創新、團結協作、
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
托舉起國之重器
飛天之夢
浩瀚宇宙,追夢不懈!
接續奮斗,砥礪前行!
總監制丨楊華
監制丨王姍姍 張鷗 閆博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申珅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楊彩云
視覺丨申珅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只是月球上的一小步,但卻是中國走向深空探測的重要一步,相信中國航天作為太空探索領域的先行者之一,在未來的路上將會不斷創造新的精彩。
“科學技術應該造福全人類。”11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彰顯了大國風范,讓世界吹拂起科技創新、共贏發展的勁風。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技創新大顯身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水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星際探測、北斗產業化等重大工程。楊長風:通俗地講,北斗衛星導航的原理是基于三球交匯原理,通過測量3顆以上導航衛星與用戶接收機的距離,解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坐標。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了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來自多家媒體的優秀記者講述他們參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輿論監督報道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只有擔當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才能與受眾一起跨越千山萬水,觸摸時代的脈搏。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只有擔當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才能與受眾一起跨越千山萬水,觸摸時代的脈搏。
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綿不斷。”面對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億萬人民所展現出的熾熱而深沉的家國情懷,激蕩人心、振奮人心,給人以無窮的奮進力量。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舉行。今年進博保電工作的數據融合能力、智慧輔助指揮水平顯著提升。分布于全市的129個搶修基地、173個搶修駐點、5000余名搶修人員、近1000臺應急搶修車輛也已全部到位,以最佳狀態迎接進博會的到來。
2000年10月31日,我國成功發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01星,為我國第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基礎。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責任編輯 李亞瓊 楊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