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9日12:15 來源:河南日報
□路來森
《枕草子》,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納言創作的一部隨筆集。她出生于日本的平安時代,《枕草子》反映出的正是彼時的端午風情。
將“菖蒲和艾草”懸于門端避邪,是我國的端午傳統,也影響著日本。《枕草子》中說:“上自九重城闕之內,下至庶民的住屋,家家戶戶無不懸掛,景觀最是不同尋常,好玩得很。”足見影響之廣泛。
中國的端午節上,婦女和兒童要戴一些“佩飾”,如百索、艾虎、香包等,特別是做成心形、內裝艾草的荷包,幾乎人人都有,兒童們會互相交換、夸耀。而《枕草子》中寫道:“時值天陰,后殿內有縫紉處送來的一些香包,垂著五彩繽紛的絲組。”“五彩繽紛的絲組”,類似于我國的“百索”。日本女童也喜歡拿飾物在人前夸耀、攀比:“馬路上走著的女童們,依各人的身份門第,打扮得花枝招展,也都十分意識到這一點,時時刻刻小心翼翼,留神自己的長袖,一會兒又跟別人的比一比。”
不過,日本的少男少女過節還有獨特之處。他們常將花、菖蒲的葉、艾草的根用彩色的紙包起送給情人。也有的人將菖蒲、艾草等直接裝在信函里,寄給自己喜歡的人。《枕草子》中說:“有人把長長的菖蒲根部裝在信函里,真虧他們想得妙!”
《枕草子》中并沒有記敘日本人在端午節吃什么,但日本文化向來有很好的傳承性,由此推之,平安時代的日本端午節也應當和現在一樣,是以粽子、柏葉餅、菖蒲酒等為主要食物的。
清少納言生活的時代對應著我國的宋朝,此前的唐朝與日本有著廣泛而深入的文化交往。《枕草子》中也寫到,端午節這天,舞姬們要穿上“白底青花的唐衣”。顯然,書中描寫的日本端午節習俗,是深深地受到中國唐宋文化影響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這樣在異域開花、盛放。(《枕草子》,作者:[日]清少納言,出版單位: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