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3日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圖為斯仁塔日娃。 李愛平 攝
“因為經濟原因,今年還不上你借給我的50只基礎母羊了。”黃文祥說。
“沒事,明年還吧,先把當前的難關度過。”斯仁塔日娃答。
幾天前,黃文祥和斯仁塔日娃的這一番談話,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哈日根圖嘎查眾多牧民間傳為美談。
3年前,因為生意失敗,牧民黃文祥生活陷入困境。剛剛脫貧沒多久的斯仁塔日娃伸出援助之手,借給黃文祥50只基礎母羊,約定3年還。
“再過幾天,就到了還羊的時間,如果現在還,我可能再次陷入貧困,于是和斯仁塔日娃老人約定明年還。”黃文祥告訴記者,“老人很爽快地答應了。”
對于幫扶黃文祥這件事,82歲的斯仁塔日娃嘿嘿一笑說:“這沒啥,之前我也是貧困戶,要不是政府幫扶我,哪能有現在的好日子。”
斯仁塔日娃是一個很勤勞的牧民,在當地是出名的好人。亦因此,他不僅成為“內蒙古好人榜”入選者,同時也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在他的家里,獎狀、獎杯,錦旗能擺滿整整一桌子。老人說:“這是對我人生最高的獎賞。”
“一切源于2012年一場家庭變故,主要與兒子有關。”對于如何被“劃”為貧困戶,老人解釋說,“當時欠下不少外債,一下子就成窮人了。”
正在老人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時,國家的扶貧政策是這位老人的及時雨。
“鄂托克前旗審計局給了我5000元幫扶資金,出資3萬元給我蓋起了羊棚,讓我發展養殖業。”斯仁塔日娃激動地回憶說。
“我用這5000元買了23只羊羔,加上鄰居們也紛紛伸出援手幫助我,最終我有了69只羊,這些羊是我發展養殖業的基礎。”斯仁塔日娃說道。
時光荏苒,轉眼3年過去了,斯仁塔日娃通過養殖業完全脫貧。“每年的種植、養殖收入能達到20多萬元。”
“脫貧后,我就把當初鄂托克前旗審計局給我的5000元幫扶資金歸還了,希望他們能拿這些錢幫助更多的貧困戶。”斯仁塔日娃說,“當時歸還這些錢時,在場的人很受觸動。”
“脫貧致富不能忘本,沒有黨和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我不會有今天。我想用我的微薄之力,帶動困難群眾富起來。”2017年7月,斯仁塔日娃精心挑選了50只膘肥體壯的母羊交給嘎查黨支部。
“這50只母羊將無償借給貧困戶,讓他們擺脫貧困。”接受記者采訪時,斯仁塔日娃說,“我以前也窮過,政府和鄉親們的幫助讓我挺了過來,現在日子好了,要知恩圖報。”
值得一提的是,斯仁塔日娃主動申請幫扶黃文祥的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黃文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生意失敗,欠下上百萬元債務。為了讓我振作起來,斯仁塔日娃老人借給我50只基礎母羊,讓我致富。”
“幾年下來,生活有了一定起色,但還有一部分賬沒有還完。”黃文祥告訴人們,“老人對我的幫助,我發自內心的感恩。”
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無法履行還羊承諾的黃文祥近日和斯仁塔日娃老人說了實情,于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通訊:內蒙古八旬老人鄉村振興記:從“我要脫貧”到“我要扶貧”》
”和著屋外咩咩叫喚的羊群,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蒙古族老人斯仁塔日娃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借貧困戶“扶貧羊”的初心。陳立庚 攝 一副墨鏡、一頂鴨舌帽,布滿皺紋的臉上掛著淳樸的笑……今年82歲的斯仁塔日娃是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昂素嘎查“流動扶貧羊”故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