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08:36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一捧紅泥值千金,一個葫蘆藏乾坤,一幅剪紙成流行……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被傳統手藝人玩得爐火純青,當傳統遇到時尚,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此前夕,河南商報記者將鏡頭對準三位省級非遺傳承人,聽他們講述老手藝在新時代煥發的生機與魅力。
一公斤泥價值三十萬,“60后”泥塑大師4年前開始接觸直播
取一塊拳頭大小的紅泥,揉捏碾壓成一張“泥餅”,用一把竹刀推拉壓刮,半個小時之間,一個扎著小辮的小女孩躍然眼前:她穿著大棉襖,咧著嘴正在捉小雞,充滿童心和童趣。
趙恩民和他的泥塑作品。
“做泥塑,不能急躁,心一躁,手就發熱,泥就會干得很快。”在趙恩民手里,紅泥仿佛沾上了靈氣,妥帖地停留在合適的位置,多一寸顯得累贅,少一寸又顯得單薄。
58歲的趙恩民,頭發已花白,常年捏泥的手,也變得有種泥土色,乍一看,與普通的鄰家大爺別無二致。
但是,一旦推開趙恩民工作室“紅泥堂”的門,如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泥人世界。
村頭納鞋底的婆婆、田野上放風箏的小孩兒、騎著板凳“開火車”的淘氣男孩……趙恩民尤其喜歡塑造難度很大的兒童形象,而且,他只打腹稿,不依賴圖紙,直到收尾的一刻,才能看出他的妙思。
趙恩民和他的泥塑作品。
從9歲開始捏泥人,趙恩民玩了大半輩子泥巴,斬獲了眾多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重磅獎項。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獲獎經歷,當屬2008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美術大師展“天工藝苑-百花杯”比賽。憑借刻畫五個小孩兒開火車的《那年那月》,他一舉獲得中國第一個泥塑金獎。
“獲獎時,現場有人出30萬想買走,當時中國美術館已經確定要收藏,這咋能賣?”從那以后,“一公斤泥值30萬”的故事便流傳開來,趙恩民也被這個出價深深震撼,“我第一次這么直接地意識到,泥塑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過我的想象。”
名氣越來越大,趙恩民深感身上的責任更加重大。他開展授徒傳藝的教學事業,十年如一日地扶助殘疾人群體,參加各項宣傳非遺的文化活動等,尤其注重泥塑技藝的傳承和創新。
趙恩民和他的泥塑作品。
為了把傳統技藝發揚光大,早在4年前,這個“60后”便開始在App上嘗試直播。
“十分鐘建好一座房,這是當時打出的一個口號。”趙恩民說,他一邊做泥塑房子,一邊介紹泥塑技藝,那場直播大概吸引了3000多人觀看。
除了直播,趙恩民還非常注重年輕傳承團隊的打造。
“我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學歷,老手藝需要注入新鮮血液,我也需要跟著時代奔跑。”趙恩民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心態也變得越來越開放,開始創作一些動漫人物形象的泥塑,還有一些手辦產品,用他的話說,這些新鮮事物還挺“卡哇伊”。
趙恩民的作品內容和創作靈感,幾乎都是來自中原地區百姓生活的場景,原汁原味,活靈活現,看趙恩民的泥塑,能夠迅速“入戲”,思緒被拉進泥塑場景中,每個人物逼真生動的神態,讓觀者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揚,傳遞著真實而快樂的力量。
近年來,趙恩民不斷豐富泥塑創作題材。在疫情期間,趙恩民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創作了三組泥塑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向全民抗疫致敬。
趙恩民表示,接下來,將會把工作重心放在3D打印,在科技和傳統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科技的確會沖擊手工藝行業,但是,反過來,可以幫助老技藝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
直播間觀眾從未突破20人,“70后”葫蘆烙畫傳承人卻直言要當“網紅”
“我火了可怎么辦?”吹罷一曲葫蘆絲,侯娜發出這樣的疑問,隨后覺得自己“想太多”,不好意思地笑了。
侯娜是葫蘆烙畫的傳承人,大大小小的葫蘆,被她握在掌心,用電烙畫筆勾勒過后,深深淺淺的烙印成字、成畫,宛如一個個葫蘆精靈。
侯娜和她的葫蘆烙畫作品。(受訪者供圖)
“葫蘆烙畫,就是火的溫度與力度的結合。”侯娜做葫蘆烙畫已經有12年,除了在葫蘆上作畫,她還把葫蘆做成葫蘆絲、蟈蟈籠、扳指、水杯等,將葫蘆烙畫的觀賞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
在葫蘆上作畫,并不容易,稍有疏忽就會敗筆。每烙一筆,都需要全神貫注,屏息凝神,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侯娜的葫蘆烙畫作品。(受訪者供圖)
疫情期間,侯娜創作了一個抗疫題材的葫蘆烙畫。畫鐘南山的眼睛和眼鏡時,侯娜用了三天三夜。
“鐘南山院士的眼睛噙著淚,透過眼鏡傳達出一種堅毅的神情,這是最難把握的。”累了就在沙發躺會兒,餓了就泡碗方便面,三天三夜后,侯娜終于畫完了這兩個拇指大的部分。
侯娜的葫蘆烙畫作品。(受訪者供圖)
低調鉆研,潛心創作,一直是侯娜最真實的狀態。但是,今年,侯娜卻決定和網絡傳媒公司簽約,直言要當“網紅”,這是怎么回事兒?
疫情期間,侯娜的線下實體店暫時關門,線下教學工作也無法開展。在此情況下,侯娜鼓搗起了直播。
對直播一竅不通的她,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知識,惡補薇婭、李佳琦、李子柒的故事,看別人如何直播,學習直播技巧,購買直播器材,花至少兩個小時備課……
侯娜在工作室開辟出一個直播間,她穿著旗袍,向大家展示葫蘆烙畫的制作過程,和其他主播PK,期待受到更多關注,“剛開始也就三五個人看,最多的時候,直播間能有十幾個人。”
侯娜在直播間演奏葫蘆絲
“薇婭剛起步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觀看。”抱著這樣的想法,侯娜堅持直播近50場,每次一個多小時,可是,執著并未換來理想的效果,直播間觀看人數從沒有突破過20人。
盡管觀眾少,但侯娜發現,每一場直播過后,都有人私信她想購買葫蘆烙畫等產品,這讓她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經過圈內朋友引薦,一家網絡媒體公司主動聯系到侯娜。
“他們說我的葫蘆烙畫很適合直播,但目前的號是個‘死號’,可以為我提供團隊支持。”侯娜并不抵觸對方這一犀利的評價,反而用心聽取了對方的想法,并打算與對方簽約,“作為傳承人,我愿意主動與市場接軌,直播是我的全新嘗試。”
侯娜期待著,在簽約專業團隊后,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百萬大號,為葫蘆烙畫帶貨,“我愿意勇敢嘗試,如果成功了,可以帶動其他傳承人,一起讓非遺文化煥發新生機。”
“90后”小伙辭職做剪紙,吸引國外客戶“下單”
在非遺傳承人的隊伍中,來自孟津的暢楊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你為啥要做剪紙?這都是婦女們做的,你是不是傻了?”得知兒子決定辭職回家做剪紙,暢楊楊的母親極力反對,認為他不務正業。
大約10年前,在深圳打工的暢楊楊,從網上看到山西舉辦中國年俗剪紙大賽的消息,從小愛好剪紙的他決定試試。他把一幅表現孟津年俗的作品寄了過去,大概半年后,組委會打來電話,暢楊楊獲得了銅獎。
“我平時用來解悶的剪紙,竟然是非遺,而且在那次比賽中,有老師鼓勵我,說我年齡不大,剪得還行挺好,讓我繼續提高技藝。”暢楊楊內心燃起一團火焰,他徹底放棄了打工,毅然帶著行李返回孟津老家。
暢楊楊和他的剪紙作品。(受訪者供圖)
暢楊楊買了紙張和工具,不顧父母的反對和街坊鄰居的不理解,開始鉆研剪紙藝術。
每天,暢楊楊七點多起床,喝碗面湯就趕緊出門。他帶著紙張、剪刀和一個筆記本,在村里四處打聽會剪紙的老人,去當面拜訪,聽老人講孟津的風俗習慣,請老人為他剪一幅剪紙,供他帶回去研究學習。
暢楊楊和他的剪紙作品。(受訪者供圖)
白天的采風結束后,暢楊楊回到家里反復練習,照葫蘆畫瓢,修改、對比、看書、思考……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第二天繼續如此。
就這樣,暢楊楊堅持了兩年多時間。在此期間,父母看到了他的執著,知道他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由起初的反對轉而支持。
“我就是喜歡這個,非遺就是我的夢想。”經過兩年多的積累沉淀,暢楊楊逐漸在各大剪紙賽事上嶄露頭角,這個從沒有進過美術院校的“90后”,帶著河南剪紙的特色,在剪紙界闖出了一片天。
暢楊楊和他的剪紙作品。(受訪者供圖)
作為一個“90后”,暢楊楊為傳統剪紙賦予了許多新的生命力。
2014年,巴西世界杯鏖戰正酣,在朋友的啟發下,暢楊楊把世界杯球星“剪”了出來,內馬爾、梅西、C羅的肖像躍然紙上,在網絡上贏得一大批球迷點贊。
“沒想到會這么受歡迎,好多媒體來采訪我,感覺自己瞬間火了一把。”暢楊楊說,有人專門來要他的微信聯系方式,想要買下“世界杯”系列剪紙做收藏。
從那以后,暢楊楊開始嘗試肖像剪紙,一經推出便非常火爆。
暢楊楊的剪紙作品。(受訪者供圖)
“比如現在,基本每天都能接到四五個訂單,有時候我出差一周,回來訂單積攢到40多個。”暢楊楊分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肖像剪紙變得更加有意義,訂單包括新人結婚、金婚紀念日、給老人賀壽、生日禮物等多種類型。
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暢楊楊的客戶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前不久,他剛剛為英國一個服裝品牌設計了剪紙圖,明年將上架銷售。
目前,暢楊楊在洛陽開了三家文創店,里面不只是傳統的剪紙作品,還有在其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文創產品,例如剪紙臺燈、茶杯、扇子、衣服、抱枕等,拓寬了剪紙的載體和使用方向。
談到未來的計劃和打算,暢楊楊說他正在申請建設孟津剪紙非遺傳習所,希望把優秀的剪紙藝術展示給更多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傳承這門手藝。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徐冉/文 記者 鄧萬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