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8日16:57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張慕琛 陶媛)“新中國成立以來,國企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大格局當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議當中,首次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概念。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明確把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寫進了標題。實際上,這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議的進一步深化。”本期《理論面對面》節目嘉賓——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國情研究院教授崔之元為我們詳細講述“從‘管資產’到‘管資本’,國企治理在經濟推動中發揮引領作用”的故事。
“在同一個治理體系的不同時期里,治理能力也有所不同。”崔之元提到,如果沒有治理能力的提高和完善,長期來看有優勢的基本制度或治理體系不一定能充分發揮作用。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存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可以理解為治理體系,長期以來有助于發揮我們的優勢。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國企改革方面提出了三個有密切關系的命題和要求:一是從管資產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二是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形成勞動者和資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體;三是要求我們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30%上交國家財政。
崔之元介紹,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我們出現了一個從“管資產”為主向“管資本”為主的轉變。“管資產”更多是指在某個具體企業的經營管理上下功夫,但是“管資本”是整個調整和優化國有資產的布局,這兩個做法有較大不同。在我們深化體制改革、優化國有資產布局的情況下,比如在一些生產能力已經相對過剩的鋼鐵、鋁行業里,國有資本相對退出一兩個具體企業投入到高科技企業,從總體來看國有資本仍然在擴大,這就是“管資本”的一個具體做法。在整個國民經濟的布局里面,國有資本發揮帶動力和影響力,這樣才體現國有資本的全民屬性。
自5月20日起,光明網推出《理論面對面》20集系列訪談短視頻,邀請專家學者以生動形象、立體多面的融媒體展現形式,講述并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聚焦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領域,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題:企業的歸企業,監管的歸監管——“管資本”主線下國資監管醞釀重大變革 據了解,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要求,國資委已經通過一系列舉措對國資布局投向,進行統籌規劃和引導。
近年來,國企改革持續推進,成效顯著。馬駿表示,政府管企業會把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延伸到國有企業中去,但政府的管理體制和企業的管理體制是有本質差別的。“開展兩類公司試點是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關鍵舉措,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