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8日15:50 來源:映象網
2020年的脫貧攻堅任務,不僅是完成當年的脫貧摘帽計劃,還要確保所有脫貧摘帽對象穩定脫貧。當前,一些地方已著手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通過農戶申請、鄉村核實和部門大數據分析預警等方式,對脫貧人口、貧困人口、邊緣人口進行監測。
絕對貧困問題解決后,建立長效機制防止、阻斷貧困發生將成常態。筆者認為,可以從理解治貧大義、全面掌握困情、準確辨識貧困、精準實施四個環節著手。
一是理解治貧大義。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這個“十分重要的意義”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治貧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一種形式,是驅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系統工程。人才是第一資源。治貧將充分解放、釋放貧困群眾的生產力。可以預見,十年、二十年后,我們的社會將會受益于今天的脫貧攻堅,再次迎來一波“人口紅利”。二是群眾脫貧將使貧困群眾掌握的生產資料獲得無形的增值,同樣的物質條件下,將有更高的產值,形成治貧良性循環。三是貧困問題折射出的全部都是阻礙社會和諧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的綜合體。治得了貧,就相當于是治理了社會。
二是全面掌握困情。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全面掌握群眾的困難情況、發生貧困的概率,是防止貧困發生的基礎。我們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為每一個群眾和家庭提供個人、家庭貧困發生風險概率預警服務。在貧困沒有發生前,提前掌握,并告知群眾,自身所存在的貧困風險和原因,讓群眾選擇自行處理或者向黨和政府求助,貧困發生概率很高的情況時,黨和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幫扶。
三是準確辨識貧困。貧困的本質是群眾或群體掌握一般等價物,錢的量太少。少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賺得太少,一個是花銷太大。賺得太少又分兩種,一種是沒有賺錢門路,找不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妙門,具體是缺思路、缺資金、缺技術等客觀因素所致;另一種是沒有賺錢意愿,具體是懶惰、消極等主觀因素。花銷太大也分兩種,一種是不得不花錢,具體是投資失敗、醫療開銷、教育開銷等;另一種是不會節約錢,具體是缺乏勤儉意識、存在不良嗜好等。貧困往往就是因為以上一種或者幾種情況導致的。
四是精準預防返貧。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預防治療得精準,要么立竿見影,要么困情日趨好轉。預防治療得不精準,就會貽誤困情,加重貧困。對于治療貧困,我們目前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新情況還等待我們去處理,我們還得去想更多的新辦法。
消滅絕對貧困,有效防止貧困發生,消除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治貧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由之路。(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