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6日20:36 來源:人民論壇網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杏子黃,麥上場,栽秧割麥兩頭忙”,又到了一年一度芒種時節,農民們熟練地游走在綠滿田野、風吹麥浪的田地中,搶抓農時,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和《2020全球糧食政策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預計達到6.7億噸,能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這組“大數據”無疑為糧食生產注入“強心劑”,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當前雖然我國糧食生產、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糧食消費總量仍在保持增長,疫情全球大流行新形勢下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日益增多,我們必須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做好結合文章,守住農民穩穩的幸福。
做好“筑牢防線”與“深耕責任”的文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會對糧食安全更加關注。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實現了創紀錄的“十六連豐”,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但各級領導干部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居安思危,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增強底線思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同時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責任制,在貫徹落實中央“三農”政策的同時,結合地方實際,抓牢抓實自己的“責任田”,比如糧食生產大省,既要不折不扣地精準發放各類補貼和獎勵資金,也要在糧食收購和政策保護上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
做好“藏糧于地”與“藏糧于技”的文章。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讓農民的“金扁擔”穩穩擔在肩上,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圍繞“藏糧于地”,要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大力開展土地整治,破解農村土地“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境,到2020年如期建成8億畝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與此同時,堅持科技興農,農業機械化與農業信息化齊頭并進。從“汗滴禾下土”到“無接觸式農機農耕”,讓無人機噴灑農藥等農田里的“黑科技”給糧食生產插上翅膀,依靠現代科技應對疫情、病蟲及氣象災害。
做好“對內提質”與“對外合作”的文章。“保糧食安全,更要保品質安全”。以農業現代化建設為抓手提升種糧品質,通過先進綠色技術實現糧食高質量顆粒歸倉,在流通環節把好糧食檢驗關,讓糧食從農田到餐桌顆顆飽滿、粒粒優質,實現糧食“最美顏值”。另外,深化農業對外合作,在不斷夯實國內口糧絕對安全基礎的同時,加快農業對外合作步伐,通過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開辟廣闊的農業合作空間,形成農業對外貿易合作新格局,為農民構建起多元穩定農產品貿易渠道。
“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芒種,是深深把光芒植根。”芒種時刻,雖然忙碌,亦是農民最踏實、最幸福的時刻,讓我們一起做好糧食安全的結合文章,守護農民所愿,始于希望,結于豐盈。(作者:代梅)
但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芒種時節麥收忙
芒種時節麥收忙
按二十四節氣之說,芒種本是古時候的五月節。古時行夏歷,以地支月“寅月”作為年初之月,即以立春為歲首,而芒種節所在第五個月
大圖6月4日,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收割后的麥田里,村民正在播種玉米和對套種的辣椒苗進行管理。連續高溫天氣造成不利影響,我們既要克服困難主動創造條件加快夏播,又要統籌兼顧,加強田間精細管理,確保種得下,能成活,管得好。
6月4日,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收割后的麥田里,村民正在播種玉米和對套種的辣椒苗進行管理。連續高溫天氣造成不利影響,我們既要克服困難主動創造條件加快夏播,又要統籌兼顧,加強田間精細管理,確保種得下,能成活,管得好。
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這個節氣標志著典型的夏季到來,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為保障小麥豐產豐收,當地農業農村部門采取多項舉措保障夏收。有了合作的基礎,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下屬公司對一部分農民的集中連片土地進行了流轉。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芒種”顧名思義就是“芒”和“種”,“芒”指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收獲;“種”指谷黍類作物的播種。芒種時節,很多地方都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像送花神、打泥巴仗、安苗、煮梅等等。
資料圖:農歷芒種節氣將至,江西省橫峰縣葛源鎮石橋村上千畝梯田水滿田疇,農民忙著耕田、栽插一季晚稻,田間一派繁忙景象。” 舊日閨閣中,為花神餞行的風俗十分流行,有的是把絲綢帶系在花枝上,有的是把掉落的花瓣粘在樹上,表示對“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再次相會。
……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蛙鳴池水滿,細草生階間。 美術設計:趙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