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10:31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鄭州6月4日電 (石國慶)3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王俊忠介紹,今年全省小麥面積繼續保持在8550萬畝,其中,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350萬畝,占比15.8%,訂單率超過90%。
王俊忠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疊加影響,河南堅持疫情防控和糧食生產兩手抓,夏糧生產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面積穩。全省小麥面積繼續保持在8550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連續5年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二是產量豐。從目前收獲和群眾反映情況看,收成較好,總體判斷又是一個豐收年。三是結構優。全省的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350萬畝,占比15.8%,訂單率超過90%,小麥結構更加合理。四是品質升。通過推廣優質品種、推行標準化生產、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今年的小麥品質總體好于往年。
據農情調度,截至6月2日17時,全省已收獲小麥5491萬畝,占比64%,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0萬臺。其中:南陽、駐馬店、信陽麥收基本結束,全省麥收預計6月上旬大頭落地。
秋糧的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近四分之三,農業農村部發布,目前,全國秋收已全面展開,收獲過兩成,豐收已成定局。在秋收的同時有序推進秋種,穩定秋播小麥面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秋冬種,為明年的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陜北農民期盼“干活挑起金扁擔”;中原農民也一直流傳著“洋犁子洋耙”的憧憬……眼下,這樣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2016年10月,沈興新購置雷沃無人駕駛拖拉機等各類進口農機160多臺,除了在鄧州本地服務15萬畝耕地外,還輻射到湖北、山東、安徽、河北、陜西等地。
5月23日,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銀張村,收割機在麥田里作業。但也要認識到夏糧豐收只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步,還需再接再厲筑牢穩固底線,從而厚植氣定神閑、笑看風云變幻的底氣。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段玲玲介紹,據農情調查,今年主體麥田長勢良好,畝穗數比上年增加。” 5月下旬以來,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區搶抓好天氣,相繼開鐮收割,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展開,全國麥收進入高峰期。
” 5月下旬以來,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區搶抓好天氣,相繼開鐮收割,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展開,全國麥收進入高峰期。江西省聚焦44個糧食生產重點縣,實行省派指導組駐縣、縣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的“五級包干制”,穩面積任務不完成就不收兵。
正值麥收時節,中原大地麥浪滾滾、麥穗飄香。6月2日,在周口商水縣魏集鎮,金色麥田里一派豐收景象,數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往來穿梭,飽滿的麥粒與秸稈分離后滾入蓄糧倉。
風吹麥浪,汗濕衣裳,農機手奔向金色的海洋。5月下旬以來,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省相繼開鐮收割,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
作為全國夏糧的重要產區,2019年夏糧產量占河南全年糧食總產的56%,河南小麥產量占全國的28%,位居全國第一,河南小麥迎來豐收為全國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眼望豐收,河南西平縣種糧大戶張四新信心滿滿。
夏糧是全年糧食第一季,產量占全年糧食的20%多。為保糧食安全,今年,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93個專家團隊按產業鏈合理布局,從種到收全面提升小麥生產能力。
在河南省商水縣張莊鄉南嶺坡,5萬畝連片的小麥一片金黃,清風拂過,沉甸甸的麥穗隨風舞動,豐收在望。記者近日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河南小麥生產保持良好態勢,夏糧有望再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