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2日15:48 來源:映象網
經6月1日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鄭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今日聯合下發《關于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進一步做好為民造福工作的意見》,圍繞“六穩”“六保”,聚焦穩崗位、保就業、惠民生,出臺十個方面具體措施,著力解決當前民生突出問題,推進為民造福工作不斷細化深化,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關于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進一步做好為民造福工作的意見》全文如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統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以穩崗位保就業惠民生為重點,進一步做好為民造福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
實施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幫扶行動,落實階段性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金融支持、降低成本等助企紓困政策,幫助企業保住更多就業崗位。加大失業保險金運用調控力度,適當放寬受疫情影響企業穩崗返還政策認定標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可提高至企業及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將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底。對企業當年新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二、強化兜底保障開發就業崗位
實施民生兜底專項行動,強化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對經幫扶仍難以實現就業的,降低準入門檻,精準施政施策,實現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加大無主樓院(小區)物業管理、便民服務等就業崗位的開發力度,優先安排大齡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統籌各類政府資金,開發一批交通協理、生態護林、道路保潔、公廁管理等就業崗位,優先安排返鄉農民工、中年人員上崗。實施城鄉社區規范化提升行動,鼓勵創建省級規范化社區,2020年創建175個;實施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行動,2020年完成改造50個。積極推進智慧社區服務試點建設,2020年擴大到50個。突出專業化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加強社區專業隊伍建設,以縣(市、區)開發區為單位,選優配強社區工作者,優先安排畢業大中專學生、復員退伍軍人等人員就業,推動全市公共設施就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三、培育夜間經濟有序發展市集
開展“醉美 夜鄭州”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鼓勵創新服務業態,增加服務品種和服務項目,進一步促進社會消費。每個縣(市、區)、開發區要合理布局1到2個“夜品、夜購、夜賞、夜游、夜健”夜經濟集聚示范區,舉辦1-3項夜間經濟主題活動。開展縣(市、區)、開發區夜經濟活動評選,市財政對前三名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獎勵。圍繞便民、惠民、利民目標,積極構建“十五分鐘”便民消費圈。各縣(市、區)、開發區要明確規劃布點,落實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和閑置土地,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業態、定費用、定管理的原則,設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場。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活動,鼓勵直營門店進社區,合理布局菜市場、便利店、理發店、早餐店等居民生活相關設施,促進社區消費發展。要加大監管和服務力度,突出關心關愛,嚴禁亂收費、亂攤派,確保經營主體能入市、能經營。
四、大力促進特色商業街區建設
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活動,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結合“一環十縱十橫”及支小路綜合改造,在條件具備的街道,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批有地域特色、風格各異、規范有序的特色街區。每個縣(市、區)、開發區要打造1到2個消費聚集力強、彰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質的特色商業街區,優先為創業人員安排商鋪,優先為新增就業人員的企業提供支持。要強化縣(市、區)、開發區主體責任,杜絕“一放了之”,將街區交由私人和企業經營。加大財政支持,對年營業額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以上,且安排就業人數分別達到1000人、3000人、5000人以上的特色商業街區,按照市、縣兩級財政7:3比例,給予鄉(鎮、街道辦)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五、規范普及午餐供餐課后服務
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切實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午餐供餐和課后托管難題,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幸福感。有條件的學校,要通過新建、改擴建食堂方式提高學校供餐能力,無條件的學校,實施區級統籌配餐,確保年底前市區中小學校午餐供餐全覆蓋。強化行業監管,加強過程監控,保證供餐質量和食品安全。按照自愿參加、公益惠民、需求優先、穩妥推進原則,建立完善課后服務制度,年底前實現市區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實施鄭州兒童健康行動,加強對幼兒園復學與疫情防控指導,采取醫教結合方式,推進普惠性幼兒園派駐兼職健康副園長,提供專業化服務,深入指導幼兒園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等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嚴禁開展課外培訓,嚴禁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額外增加家庭和學生負擔。
六、大力推進家庭服務提質擴容
聚焦“一老一小”等家庭服務需求,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社區養老、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積極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和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落實獎補扶持政策。探索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示范縣(市、區)和示范機構創建工作。完善托育機構登記和備案管理辦法,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鼓勵各類人員到養老、托育、家政等家庭服務業就業、創業,對家庭服務機構(企業)新招用本市城鄉勞動者,政府給予一定的服務業崗位補貼,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和困難家庭特困高校畢業生的,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2020年,新建改擴建100家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每個縣(市、區)、開發區建立1-2家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七、持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進一步落實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調整高齡老人津貼補助政策。從2020年7月1日起調整提高全市城鄉低保標準,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高。對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其生活困難。著力保障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及時足額按標準發放基本生活費。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做好脫貧攻堅中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為符合條件的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或社會化照護服務。
八、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設施建設
增加公共活動場所,積極構建百姓身邊體育健身圈,積極推進市內各區“一場一館”和縣(市)“兩場三館”建設,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在建成的場館內舉行各種賽事和培訓,提高現有場館利用率,拉動消費,促進就業。加大體育設施進金角銀邊、公園、廣場、游園、綠地、河道(廊道)兩側等地的建設力度,鼓勵利用自有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房產改造為全民健身活動場所。合理規劃新建小區和升級改造老舊小區的健身場地,因地制宜建設和改造室內、外體育健身設施,加強對器材的維護和巡檢,保持健身設施的完好率,為廣大群眾提供良好的健身設施和環境。
九、鼓勵創新創業擴充就業崗位
堅持以創新促創業、以創業促就業,利用數字技術,加快“互聯網+”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催生自主創業、兼職就業等靈活就業新模式。積極發展“首店經濟”,打造消費增長新引擎。推動“直播+產業”發展,包裝推介一批適應鄭州經濟發展特點,能夠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發展的“網紅打卡經濟”。開展線下商業數字化升級改造,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數字商業集群。支持大型企業開放供應鏈資源和市場渠道,推動開展內部創新創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促進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發揮有效投資、擴大就業作用,實施重點項目、重大工程、以工代賑項目要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發揮創業投資促進“雙創”和增加就業的獨特作用,對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投資企業予以引導基金扶持、政府資金獎勵等支持。加快現有支持“雙創”相關財政政策措施向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拓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人員創新創業項目納入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范圍。
十、著力營造高效便民營商環境
持續推進“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按照“一件事、一張網、不見面”的原則,聚焦群眾和企業眼中的“一件事”,圍繞“一件事”推動流程再造、系統打通和數據共享。加快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推進“一網通辦”整體聯動,歸集、并聯與企業和群眾相關的電子證照、申請材料、事項辦理等政務服務信息,提高辦事材料線上線下共享復用水平,實現85%以上政務服務事項 “一網通辦”。進一步豐富完善“鄭好辦”APP功能應用,為群眾提供更多支持移動終端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年底前完成300項“一件事”和公民個人辦事、企業辦事高頻事項依托鄭好辦APP、市政務服務網等上線發布。推動更多的跨部門、跨層級“一件事”線上辦理,讓群眾和企業“就近辦”“掌上辦”,爭取“一次不用跑”,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各相關單位要抓好細化落實措施,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明確進度,專人負責。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列入督導工作臺賬,加強督導督查,確保措施落地生效。(記者 張昕 王瑩)
來源:鄭州發布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時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這也是總書記對新時代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行動指南。
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初心不改再出發,續寫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新篇章,成為走上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使命。中國共產黨的脫貧攻堅,讓億萬貧困群眾過上幸福生活,也進一步擦亮“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鮮明底色。
是習近平始終不變的執政理念
“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端正政績觀,不務虛功,堅持情為民所系。
“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端正政績觀,不務虛功,堅持情為民所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不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多做為民謀福利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堅持人民至上、不斷造福人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黨員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
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這就是維護人民利益、就是保民生,為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中央在頂層設計上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證了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