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2日10:03 來源:新華網
孫 婧
近日,中央文明辦提出,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這是有溫度、接地氣的調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各行各業以及群眾的正常生活都帶來了較大沖擊。考慮到疫情造成的影響,從保就業保民生的角度出發,中央文明辦因時因勢調整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不僅方便了群眾生活,更能有力促進零售、餐飲等行業的加快復蘇,及時有溫度,符合民情民意,釋放出文明城市創建重民生的政策善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有溫度的政策。開展文明城市創建、讓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目的是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城市治理得好不好,群眾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各地各部門應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出臺與社會治理、群眾利益相關的公共政策時,都要尊重人民意愿,體現“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既要有溫度,也要管到位;既要倡導文明,也要著力改善民生。以此次中央文明辦的調整為例,不將占道經營等作為考核指標,并不意味著馬路上就可以混亂無序。相反,各地各部門應細化管理措施,引導攤販集中規范經營,用更有效的管,實現更好的放,并以此為契機,推動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城市環境,同樣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應有之義。
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治理靠人民。只有精準捕捉群眾需求“靶心”,善于汲取群眾智慧,從關心、改善群眾的細微處著手,把調研的成果、群眾的訴求轉化成決策依據,才能推動形成精準有效、群眾拍手叫好的好政策,真正讓群眾得實惠、城市更美好。(作者單位:上海市寶山區委組織部)
“非常暖心”“為好辦法點贊”“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個“小巧思”贏得多方叫好:為防控大型車輛右轉時因視線盲區引發事故,當地在具備條件的路口,施劃大型車輛“右轉彎盲區警示帶”,提醒行人注意避讓。城市治理需要繡花精神,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近年來,我國各地城市依托黨建引領、社會參與、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中國政府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曉林;
小陳通過海量數據研判分析建立了數據模型,關聯起各類高頻投訴之間的聯系,最終發現,夜間施工、工地施工和道路施工關聯緊密。城市數字化轉型也會讓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有一種更深切的、對于“生活更美好”的感受度,這也是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踐行。
目前,杭州城市大腦通過理念驅動推動數字賦能,圍繞解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已建成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
從打電話到寫留言,從意見箱到大數據,變的是接訴的形式,不變的是對“為人民服務”的深刻把握和生動踐行。如何進一步調動多方資源和力量來解決問題,甚至提前感知精細化治理出現的難點,正變得愈發緊要。
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轉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多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智慧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智能和開放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能夠讓“城市病”消弭于無形,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通過這次實地走訪調研,切身感受到各地在基層治理中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浪,對各地基層治理能力和創新發展有了再認識。“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云南省日前出臺相關政策,其中提出優化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措施,鼓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創新,探索建立“容錯”機制。
數字治理已成為繼傳統GDP后 城市間競爭的新賽道 浙江省在2020年提出按照 “整體智治、協同高效”的理念方法 促進城市治理方式現代化 杭州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
近日,杭州11個停車場集體進入了“無桿時代”。“不用排隊、不用掃碼、不用抬桿、開車走人”一氣呵成的離場方式中我們看到一個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停車場,更看到了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帶來的便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