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5日19:2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文/圖)為推動市民文明素養提升,打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交通環境,使“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成為鄭州的一道亮麗文明風景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將在全市開展“三公一租做示范、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5月25日,鄭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鄭州市“‘三公一租’做示范、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常態化治理工作舉措,相關職能部門針對專項行動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會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裴保順介紹了“三公一租做示范、斑馬線前顯文明”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有關內容。
“三公一租”做好表率,主動禮讓斑馬線
“三公一租”是指公職人員、公務車駕駛員、公交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裴保順表示,公職人員、公務車要做表率,突出抓好公職人員、公務車駕駛員這一關鍵少數,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公交車做標桿,持續推進公交車輛禮讓斑馬線活動,使公交車主動禮讓斑馬線成為鄭州的一道文明風景、廣大交通參與者榜樣;出租車做引領,著重加強對出租車駕駛員“遵法守規、文明出行”的教育管理,模范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主動禮讓斑馬線。
公安交警部門堅持現場執法和電子監控抓拍相結合,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為嚴格管理嚴格執法,以“三公一租”為示范引領,推動全社會交通參與者主動養成禮讓斑馬線、依規過馬路的良好習慣。
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時要遵守各類交通法規和信號燈指示,行經無信號燈斑馬線時主動減速,遇行人正在通過斑馬線時停車讓行,不爭道搶行、不鳴笛催促。遇有前方車輛停車讓行時,不隨意變道、穿插。
行人在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時,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或路口時,在確認安全后通過。遇到機動車為其讓行時,快速通過、不做停留,提倡對主動讓行的機動車駕駛員伸出大拇指點贊,表示謝意。
建立聯動處罰機制,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人信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
據了解,專項行動將堅持新聞宣傳與社會宣傳相結合,注重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在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宣傳發動,推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將“遵法守規、文明禮讓”作為公共文明行為常識“七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拓展宣傳平臺和渠道,創新宣傳教育模式,切實提高宣傳效果,不斷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識。
動員組織志愿者參加“綠城紅綠燈”志愿服務活動,在城市主次干道、重要交通路口、社區、景區、游園等場所,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勸導、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市民文明出行;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建立聯動處罰機制,探索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人信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實施聯合懲戒,并在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職業準入方面進行限制;將遵守交通法規、無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作為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評選的重要條件,將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交通違法行為納入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動態管理;鼓勵群眾舉報交通違法行為。
加大執法力度,發現一例、嚴查一例,保持高壓嚴管態勢
據了解,自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治理階段,共查處非機動車六類交通違法和行人四類交通違法行為494823起。經過3個月時間的集中治理,截止2020年1月底,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全市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狀況分析來看:市民文明出行意識比治理前明顯增強,城區各區非機動車、行人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因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造成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不走非機動車道、違法載人、違法上高架橋、亂停亂放六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以及行人闖紅燈、不在人行道內行走、隨意橫穿馬路、翻越隔離設施四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努力,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路段、區域的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仍然多發,尤其是非重點路段的區域,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還比較嚴重。
專項行動啟動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集中警力加大重點路口、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治理,接續對違法者采取“三教育一采集”的方式進行信息采集記錄和教育處罰,發現一例、嚴查一例,保持高壓嚴管態勢。
治理的重點仍然是行人闖紅燈、隨意翻越(穿越)道路隔離設施、不走人行道、在車行道內兜售(發送)物品、攔車乞討等違法行為;非機動車闖紅燈、越線停車、隨意橫穿馬路、逆行、違法載人、不走非機動車道、違規上高架路等違法行為;車輛亂停亂放,阻斷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的違法行為。
今年4月份以來交警部門共開展“三教育一采集”工作52726次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任洪安表示,公安交警部門在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中交警各執勤大隊重點對轄區內重點交通路口、重點路段、各高架橋和快速路、各車站周邊、各大商圈和醫院周邊等區域,加大執法力度,對非機動車行人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堅決予以處罰;對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的管理及教育,采取“三教育一采集”的教處一體化模式,通過“三教育一采集”將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者接受處罰、學習交法、守法承諾、行為教育等教育和處罰融為一體,一方面加深交通違法者的印象,另一方面擴大教育示范作用。
自去年交警支隊在城區開展“三教育一采集”工作以來,共采集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行為1318248次,今年4月份以來共開展采集工作52726次。
任洪安介紹,斑馬線是人行橫道線的俗稱,是專門為保證行人安全通過道路而劃設的交通標線,屬于道路交通信號的其中一種標識。機動車行經人行道時,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對于機動車斑馬線禮讓行人的管理,我們采取以下幾項管理措施。細化治理措施,科學安排勤務,加強交通高峰時段和重點路段的管控疏導,切實把警力部署到“一口兩線”(路口和斑馬線、停止線),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非機動車道、人行橫道信號燈和標志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重點解決商業區、居民區、學校等交通集聚點附近交通信號燈設置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特別是在未設置信號燈的斑馬線前,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增設更加直觀、醒目的“禮讓行人”、“監控拍攝”等提示標志,視情增設斑馬線夜間發光警示設施,向駕駛人傳輸禮讓行人、文明行車的提示信息,督促形成良好駕駛習慣;積極加大科技投入,實現全天候嚴管嚴控,推進在重點路段、路口建設一批機動車違法通行人行橫道自動抓拍系統,提升查處效能,擴大震懾作用。四是充分調動省市媒體和雙微平臺等宣傳媒介,提升交通參與人的文明守法意識,提高開展禮讓斑馬線行動的宣傳力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任洪安說。
“對于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交警部門將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條的規定,對機動車駕駛人處200元罰款和一次扣3分的處罰。”任洪安說。
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五險一金中的重要社會保險項目,關系著勞動者的切身權益。根據國家的安排,2019年底前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將合并實施。
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展開,一項項中國創造,打破了世界海上橋梁工程的極限。港珠澳大橋全長約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橋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和橋梁的東西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