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5日09:18 來源:映象網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1分鐘默哀的特殊儀式中拉開序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十四億人的共同努力下,終于迎來了這一全國人民共同矚目期待的日子。
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通篇以保障就業,改善民生,全力確保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為核心,鼓舞士氣,提振信心,溫暖民心。報告開篇李克強總理意味深長地談到:“中國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艱。付出巨大代價,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沖擊,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生命至上多么感人而得民心的話語,與國外疫情對人民生命漠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更應該為生在偉大的中國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疫情以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戰勝這場疫情的煎熬中曲折前行,在4萬醫務人員的馳援中,在鐵路等運輸部門運送一列列抗疫物資中,在國內外同胞捐款捐物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取得了武漢和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受疫情沖擊,一些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生存陷入困境,國家對這場疫情統籌協調、精準施策,鐵路國企部門積極配合,采取減免運費,12306免費退票等措施,配合國家提出的減稅降費、放水養魚的調控機制力度空前,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希望,讓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極大地激發和釋放了市場經濟潛能,如一場春雨降臨人間,讓中華大地重現生機。而政府報告中提出的對中央本級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的強化節支措施與利民惠民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切為了人民”的使命初衷再次彰顯而出,在“留得青山,迎得未來”的擔當中,讓億萬人民心潮澎湃,感動不已,也必將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讓中國經濟迅速復蘇,走出低谷。
今年的政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實事求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讓人們在經濟的陣痛中逐漸緩解和消化疫情帶來的影響,在經濟形勢難以預料,尤其是全球疫情形勢復雜的情況下,沒有一味地強調經濟增長目標,而是心系人民重望,守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再次贏得億萬民心,也必將凝聚起強大的合力,全面提升經濟增長支撐,有效實現經濟良性循環發展。正如一位網友麥兜留言:“中國毅力不倒,世界為您吶喊!中國,您為人民的關愛,一定會佇立在世界的最前沿,加油。”真摯的話語滿懷著人民對政府的感激和熱愛。
2020年畢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政府的關愛和幫扶下,讓我們同心協力,奮力前行,共度難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吳玉杰)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17日召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疫情的防控形勢,研究部署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著重部署了當前經濟工作。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常態化工作的同時,要注重經濟工作的有序開展。
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總能發出令世界驚嘆的聲響。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19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兩加快、兩穩定、兩改善……中國經濟發展的“好聲音”再次向世界傳遞。
今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 面對下行壓力,中央明確提出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以確保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著“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昨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19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各地干部群眾認為,這次會議把握發展大勢、明確了方向、凝聚了共識。
對下一步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科學把握經濟發展大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看到“穩”、把握“進”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變”、抓住“變”。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