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17: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由于疫情,全國兩會時間推遲了,但住冀全國人大代表認真履職的熱情絲毫不減。他們積極收集民情民意,精心準備意見建議。其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為住冀全國人大代表聚焦的重點。
集民意、話民生,人大代表聚焦的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話題。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最后沖刺期,徹底脫貧奔小康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也是當前最重要的民生話題。來自農村的四位人大代表長期擔任村支部書記,與村內老百姓打交道,最了解基層缺什么、群眾想什么?!皟蓵鼻跋Γ韨円曨l連線交流心得,圍繞決勝脫貧攻堅談經驗說看法、找路子謀實效,為基層發展添磚加瓦。
圍繞產業興旺引項目,注入脫貧增收“新血液”。產業興旺,老百姓收入穩定增長,才能確保穩得住、不返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抓好產業帶動、拓寬農產品種植和銷售渠道是構建貧困群眾內生增長機制的重要方法?!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因地制宜做好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瞄準市場需要,將合作社帶動、企業幫扶、規?;洜I等模式用好、用熟。能讓百姓腰包鼓起來、日子富起來的法子,就是好法子。車谷砣村的水果種植和重要栽培、中街村的鑄造加工、大激店村的“企業+合作社+農民”經營模式的成功,讓幾個村的脫貧致富路子越走越寬,群眾的勁頭越干越足。
圍繞和諧宜居抓治理,煥發鄉村精神“新面貌”。脫貧攻堅既要脫看得見的“物質貧”,也要脫看不見的“精神貧”,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在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今天,打造文明新鄉風需要革除掉基層的文化陋俗,大力推行移風易俗,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豐富農村文藝形式,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就像張東河代表所說:“鄉村振興,文化這個‘魂’不能丟?!编l村治理是篇大文章,只有多探索新方法新路徑,才能把鄉村振興的地基打好。
圍繞基層需要招人才,蓄足鄉村發展“新動能”?!盎疖嚺艿每欤寇囶^帶”,選好農村致富帶頭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不可否認,現階段基層對各類人才,特別是懂農業、懂技術、會經營的人才吸引力依然不足,年輕人流失現象較普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臺少、發展前景不明朗。代表們談到,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發展機會多了,年輕人才會有發揮才能的空間和機會。近幾年,靈壽縣委組織部創設了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凡入選人才庫的青年可得到技能培訓、創業貸款等15項幫扶,給年輕人們搭建起了大舞臺。同時,為年輕人才提供子女入學、就醫等便利,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之舉。
“最平凡”的代表,來自“最平凡”的村子,上演著“最平凡”的故事,而這一切,正匯聚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人民力量。直面基層發展困境,聚焦群眾關切,補足短板、蓄足動能,廣大鄉村地區就一定能噴涌出自上而下的磅礴偉力,助力全國實現徹底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壯舉。(宋鑒)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赝麣v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绷暯娇倳浽跊Q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16年跨越發展,浙江的千鄉萬村更加充滿活力。浙江“千萬工程”自2003年啟動以來,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鄉村興,文化必興。豬年春節期間,各地農村文化活動就紅紅火火,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提振了鄉村振興的精氣神。豬年春節鄉村文化活動紅紅火火,既折射出新時代幸福生活的質感,也鞭策著我們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久久為功,實實在在地增加農民群眾在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