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9日16:39 來源:省政府新聞辦
超標準洪水如何應對?如何排澇搶險確保群眾生命安全?5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防汛抗旱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應急管理廳、省水利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南黃河河務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省氣象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防洪預案科學、精準
確保黃河安瀾和群眾安全
今年汛期黃河流域上中游降水偏多,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的可能性較大。河南黃河河務局工會主席耿新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今年嚴峻的防汛形勢,河南從應對重大風險、確保黃河長治久安的高度,開展黃河超標洪水防御相關工作。從實戰出發,進一步修訂完善《河南黃河北金堤滯洪區運用預案》,落實轉移安置措施。全面排查低灘區串溝情況,編制低灘區進水應對方案,細化群眾緊急轉移、串溝堵復及工程防守措施。同時,落實防汛隊伍,按要求備足防汛料物。落實各類度汛措施,加快防洪工程項目建設,做好涉水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與當地通信部門和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聯系,及時向沿黃市縣群眾發送防洪避險短信,確保群眾生命安全。”耿新杰表示。
超標洪水即超過防洪系統或防洪工程設計標準的洪水。省水利廳防汛抗旱督察專員呂秀榮介紹,洪水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可能超過設計標準。為防范超標準洪水“黑天鵝”事件,省水利廳3月29日組織召開特大洪水防御工作座談會,4月17日又專門在板橋水庫召開“75.8”暴雨洪水模擬調度推演座談會,專題研究部署超標洪水防御工作,選取典型超標準洪水過程多次進行模擬推演,開展潰壩分析和洪水風險驗算,制定多種洪水組合的堤壩搶險和下游避險方案,確保防洪預案科學、精準。針對氣象預測今年汛期河南省豫北地區降雨量可能偏多,河南組織有關單位對豫北主要防洪河道和蓄滯洪區進行安全隱患全面排查,進一步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在工程調度方面,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用計劃,嚴禁水庫汛期超汛限水位運行;開展防洪工程群聯合調度研究,優化調度方案,制定了特別緊急情況下,舍副壩保主壩措施,全力保障大壩和下游群眾安全。
重大災害性天氣監測“無遺漏”
提供滾動預報預測氣象服務
根據氣象部門的汛期預測,河南汛期降水呈“北多南少”特征,氣溫普遍偏高,為正常偏差年景,防汛形勢不容樂觀,省氣象局總工程師趙國強介紹,河南提升裝備保障能力,加強對覆蓋全省9部新一代天氣雷達、將近3000多個自動氣象站、500套自動土壤水分站等氣象觀測設備的巡檢、標校以及備件補充,建立健全設備故障快速發現和處置機制,確保重大災害性天氣監測“無遺漏”。
他同時提醒,汛期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今年更需要關注厄爾尼諾事件、登陸臺風對我省的影響。氣象部門將密切監視天氣氣候變化,及時提供滾動預報預測結果,開展各類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做好針對性的決策、行業和公眾氣象服務。
關注“朋友圈看海”城市內澇現象
保障城市安全度汛
每年汛期,當大雨如注時總會出現“朋友圈看海”城市內澇現象,城市排水防澇是市民關心關注的焦點問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規劃師張鍵介紹,為確保城市安全度汛,河南督促各城市推進問題隱患整治,強化城市下穿隧道、重要易澇點、小區地下室、建筑工地等重點部位監管,把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納入全省住建系統安全生產督導內容,加快推進重要易澇點、積水點改造和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指導各地完善落實應急預案,備足移動泵車、管道疏通車等防汛搶險物資,抓好應急搶險隊伍建設和演練,提高應急救災能力。
“一旦有城市發生緊急汛情,周邊城市能及時支援到位。”張鍵介紹,河南建立全省城市排水防澇協作聯動機制,強化城市之間協作配合,統一調度移動泵車等重要物資,同時,做好道路、公園、燃氣、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設備的巡查與維護,確保城市安全運行。
災害事故出現在哪里、隊伍就沖鋒在哪里
打造“省、市、縣”三級抗洪搶險力量體系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國家隊。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黃艷輝介紹,針對今年的汛情形勢,從全省選拔3790名消防指戰員,高標準打造“省、市、縣”三級抗洪搶險力量體系,共組建省級救援隊1支、市級突擊隊19支、縣級攻堅組194個,配備救援舟艇、水陸兩棲車、水上水下救生機器人、大流量排澇泵組等裝備1.5余萬件(套),實現了專業力量全覆蓋、無盲區。同時,依托轄區水域,組織抗洪搶險實景化培訓、實戰化拉練,救援隊員考核達標率、舟艇駕駛員持證上崗率達到了兩個100%。
黃艷輝介紹,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嚴格執行紀律部隊建設標準、實行24小時執勤戰備制度,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具體到抗洪搶險工作,消防救援隊的主要任務是營救遇險人員、疏散被困群眾、配合排澇搶險,2016年至今,河南省消防救援隊伍先后參與水域救援行動2100余起,營救疏散遇險群眾1萬余人,成功處置了2016年新鄉和安陽山洪、嚴重城市內澇,2018年臺風“溫比亞”侵襲我省等汛情險情。(來源:省政府新聞辦)
在這場氣壯山河的抗洪搶險斗爭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奮進新時代,需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洪精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負韶華的時代擔當、實干興邦的決心意志,不斷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輝煌。
根據中美兩軍年度交往計劃,經雙方商定,2020中美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研討交流活動于11月11日開始。這是中美兩軍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交流機制下舉行的第16次研討交流。(總臺央視記者 蘇洲) (編輯 王鶴翔)
疫情好轉,暴雨洪水又席卷而來,長江、淮河等流域處于超警戒水位,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最先到達的陸軍某合成旅官兵分兵把守11個險要點位,連續奮戰15天,封堵管涌255處;航空兵某師抗洪分隊急赴四面環水的江洲鎮,日夜堅守大堤,確保安全;
在接受慰問的一線代表里,有一位身著藍色救援服的女將,她就是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 穿上藍色的隊服,使命感油然而生,就這樣,我成為合肥市藍天救援隊最早的隊員之一。
大家再加把勁……”在抗洪一線奮戰月余,火箭軍某旅發射一營官兵最大的感受就是:營長張剛很著急。“還剩100米”“還剩50米”……這是發射一營執行抗洪搶險任務的“首場戰役”,官兵們緊急開展裝填沙袋、圍堵管涌等工作。
7月的廿四聯圩大堤,烈日炎炎,該營官兵挖掘導滲溝1200多條,裝運沙袋5萬多個,一次次成功戰勝洪水。“沙袋固定在防浪布底端,埋入水中壓實……”徐康樂一邊提醒戰友,一邊沖在隊伍最前面,蕩起的污泥濺滿全身。
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來到安徽合肥巢湖大堤羅家疃段,看望慰問防汛抗洪一線人員、先進典型代表和參加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帖克艷,男,1982年出生,生前任懷遠縣淝南鎮燕集村村委會委員,7月24日在渦河大堤巡堤查險時跌倒,7月31日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38歲。
按照任務分工,瀘州市檢察院13名應急處突隊員準時到達南城街道國窖大橋至澄溪口路段督導指定點位開始值勤任務。災情萬分緊急,戰洪水,救百姓,樂山檢察機關共有100余名干警先后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中,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8月19日下午,正在安徽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合肥市肥東縣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蓄洪區巢湖大堤羅家疃段,察看巢湖水勢水情,看望慰問防汛抗洪一線人員、先進典型代表和參加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眾多河流發生洪水,西南、江漢等地部分地區仍有暴雨,防汛形勢嚴峻。▲2020年8月19日,洪水即將漫過唐家沱碼頭閥室,唐家沱碼頭油庫負責人在躉船上長期堅守,帶領油庫員工搬運防洪沙袋阻擋洪水進入閥室,確保設施設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