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16:59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援建武警八一愛民學校
從黃河之南的甘肅到渤海之濱的天津,一山一海,一個廣闊、一個深沉。自然稟賦不同,造成了地域差異和貧富差距。武警天津總隊通過跨區幫扶,持續推動產業、黨建、教育、醫療和文化等項目扶貧建設,幫助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齊家鎮魏家咀村貧困人民走上致富路。
進村入戶慰問貧困人民
摸清實情,找準致貧根源
“魏家咀村是一個以回族、東鄉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貧困村,農戶320戶1528人,人均耕地2.4畝,以種植玉米和土豆為主,群眾經濟收入以勞務和養殖為主。”兩年前第一次來到魏家咀村時,村干部向武警天津總隊工作組介紹情況。
與當地政府召開聯席會議
放眼望去,村子四周溝壑縱橫、梁峁交錯,山梁上盡是積雪覆蓋的小塊梯田。村民馬石個大爺還住在土坯房里、劉大媽家中有個20歲的殘疾孩子、馬如海大爺家,因為家庭經濟來源少,兩個孩子都還沒結婚,愁容掛在一家人臉上……
“自然條件惡劣,加上村民發展意識不強,種植、畜牧、養殖科學技術含量低,形不成產業,都是制約魏家咀村脫貧致富的因素。”經過考察調研,他們認識到,脫貧攻堅,就得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養羊合作社建設初見成效
因地制宜,探索致富之路
隨著了解情況深入,他們看到了魏家咀村的優勢:村里有一定的牛羊養殖基礎,縣里正大力推行糧改飼項目,該村2826畝地被納入該項目,當地羊肉具有不錯的市場需求……
為村民發放書籍
充分論證后,天津總隊采取“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聯合武警甘肅總隊共同籌資460余萬元,在魏家咀村建立起了“橄欖惠民”養殖合作社,以高效繁育技術為主,培育和推廣小尾寒羊。合作社建立由貧困戶參加的股份制管理體制,集體經營、統一分紅,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解決了全村缺支柱產業、缺創收渠道的難題。
養羊合作社也拉動了飼草料需求,村民種植經濟作物,增加了收入,空余勞動力充分就業。確保魏家咀村有了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戶都有了穩定收入渠道。
開辟綠色通道健康義診
打造品牌,鞏固脫貧成果
合作社羊羔長勢好、肉質鮮美、口感極佳,但受制于當地市場和交通條件制約,在打開銷路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天津總隊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駐地幫著跑市場、做宣傳。當時正值春節臨近,魏家咀羊肉作為年貨大受歡迎,初步打開了銷路,宣傳了品牌。隨后,他們宣傳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消費扶貧,幫助村民走出銷售難的困境。
看望八一愛學校學生
魏家咀羊肉美名逐漸傳出去,市場需求量不斷提升,為了長遠發展,總隊與當地政府協作,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發展屠宰、塑封、冷凍、運輸等相關配套產業,通過州政府與相鄰省市建立聯系,宣傳推銷魏家咀羊肉。合作社的羊肉一度供不應求,臨近縣市都來批量訂購,經常出現脫銷的情況。
2019年,合作社共出欄羊6000余只,實現純收入30萬元,累計向貧困戶分紅20.5萬元,貧困戶家庭收入平均增長4000元。村民馬如海老人望著合作社外墻上“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八個大字說:“以后還要繼續奮斗,把日子過得更好更紅火!”(攝影報道:馬寧 王良)
樹木盡頭,兩間配備空調的廠房矗立道旁,通過水泥路與村道相連。秀梅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秀梅,向鹿邑縣申請并實施了無公害黃瓜溫室大棚到戶增收試點項目,帶動貧困戶40戶,每年戶均分紅500元。
12月6日,農民在河北新河經濟開發區五里鋪村的溫室大棚里采摘火龍果。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采取“合作社+農戶”、農業生態觀光采摘園等模式,引進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果品發展“南果北種”,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因自然條件差,歷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稱。五年來,楊嶺村百姓的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村里拆了土坯房,改造了廁所,實施了污水處理,完善了水、電、網等基礎設施,還新建了標準化的衛生室、幼兒園。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 圖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題:“在脫貧攻堅這件事上,我們是敢死拼命的”——甘肅脫貧攻堅進程回顧 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養殖小區,村民李應川給羊喂水(3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中山市與大關縣合作共建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區、農產品冷鏈加工物流基地和筇竹(扶貧)產業示范園,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特色園,農產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大提升。中山對昭通的幫扶,將山區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記者從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5年底,海南墾區共有貧困人口3286戶12088人。截至目前,經各農場公司、下屬單位所在地屬地政府核準,海南墾區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
目前,特普洛村已經打造了2000畝青花椒種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陽縣新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的105戶村民中有93戶是貧困戶,合作社年均銷售花椒4.3萬余斤,93戶貧困戶年均實現增收180余萬元。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走進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這個巨幅標語映入眼簾。近年來,光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途徑,找到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