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14:32 來源:南方日報
“薇婭、李佳琦要‘轉正’了!”人社部日前公示的“擬發布的新職業、新工種及調整的職業(工種)信息”顯示,準備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加一個新工種,那就是眼下方興未艾的帶貨主播——“直播銷售員”。疫情期間,“云經濟”快速增長,給直播帶貨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有力推動了消費潛力的釋放,在一些地方還服務了電商扶貧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帶貨主播贏得認可,有望“轉正”為“直播銷售員”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估計一些人會萌發更強烈的向薇婭、李佳琦“抄作業”沖動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營銷師”之前,順應互聯網電商經濟的蓬勃發展,人社部此前還官方認可了一個新職業——網絡營銷工程師。只不過相比“互聯網營銷師”,前者更側重于工程技術層面,對網絡營銷師的要求集中在如何搭建營銷型網站、開展競價推廣,以及結合論壇、博客、微博、郵件、軟文等技術手段和平臺的整合式營銷推廣。如果說“網絡營銷工程師”屬于“后臺”的話,那么以直播銷售員為代表的“互聯網營銷師”更像是走到“前臺”,靠的也不是各種編程語言、統計分析、軟文寫作,而是以打動用戶為主的銷售能力。但共通的一點是,從網絡營銷工程師到互聯網營銷師,不斷催生的新職業新工種,無疑折射出我國電商經濟的非凡活力。
站在職業教育的角度,直播銷售員“轉正”給很多人帶來了期待。雖然看起來直播的門檻很低,只要面對鏡頭敢說、能說、會說,再加上一些特長、特色就能引發人們的關注,但至少在很多人看來,玩直播還是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頂多是業余愛好。而一旦轉為正式職業,一方面代表了國家層面的正式認可,另一方面也必然促進相關的職業教育培訓,加快相應的職業技能標準開發工作。例如,“網絡營銷工程師”就是納入職業教育體系的,且工信部還會對培訓合格者頒發職業技術證書。有了專業化的知識和技能訓練,對那些想要把直播帶貨作為一份正式職業的人來說,相信會多一些底氣并少走很多彎路。
令人存疑的是,除非實施職業資格認證準入制度,大抵薇婭、李佳琦們不會太在意“轉正”與否或有無這樣的職業技術證書吧。首先,像眾多互聯網“新玩法”一樣,直播帶貨也有“頭部經濟”傾向,即往往行業領頭者風光無限,而金字塔下的絕大多數人生存不易,特別是行業進入門檻越低,競爭生存的壓力會越大。其次,直播帶貨有很強的“眼球經濟”屬性,那些帶貨能力強者,要么是有網紅特質的知名主播、明星和官員,要么是有個人特長、特色的“草根”,他們身上與眾不同的標簽,往往是號召力和關注度的來源。圍繞直播銷售的技能培訓其實是相對容易的,但如何把技能知識轉化為帶貨能力,估計對很多人而言是不小的考驗。
在筆者看來,人社部擬將“直播銷售員”列入新增職業工種,固然體現對直播帶貨者的認可,但更深層次是對這一銷售新業態在帶動消費、助力扶貧工作等方面的期待。如果這種解讀沒錯的話,那么重點或許不在于直播者有沒有獲得職業技術技能認可,而在于:一是如何搭建更大的平臺,讓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的普通帶貨者有更多展示的機會;二是切實做好直播帶貨的消費服務保障,只有讓消費者更放心地消費,直播帶貨行業才能良性發展下去,成為新消費的助推器。
5月9日上午,馬云來到景德鎮參觀并與當地創業者展開對話。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場活動采用了全程直播的形式,馬云稱“這是我的直播
昨晚,羅永浩第一次直播賣了1.7億!
“滑縣畫寶剛燒雞、新野小磨香油、淅川玫瑰花冠茶、鄧州油潑辣子……”12月6日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河南好物推薦”在薇婭直播間上演,現場薇婭推薦了形形色色的河南特色農副產品,讓網友們在買買買的同時,了解了河南當地特色,并且展現了河南鄉村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