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0日10:0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新基建”從概念興起,到進入國家頂層設計,一躍成為刺激經濟復蘇背景下的政策新風口。現如今,“新基建”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各個省市都在積極布局,紛紛發力“搶跑”。山東,就是抓緊機遇、發力新基建的典型代表。
全國第一張區塊鏈數字營業執照、企業開辦全國最短用時紀錄、全國第一張醫保電子憑證均在濟南誕生,開通5G基站超過1萬個,“上云用云”企業超過10萬家,全國首個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落戶青島,濟南超算科技園投入啟用…… 憑借前瞻的布局、多年的積累,山東在“新基建”的發展中走在了前列。
布局“新基建”,山東持續加碼“籌謀已久”
這個春天,齊魯大地上不斷吹送著關于區塊鏈的消息。先是青島正式獲批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資格,并在短短兩個多月內為37家涉外企業提供了便捷服務,實現出口融資放款3730.7萬美元。隨后,由山東大學校屬企業山大地緯牽頭編制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疫情防控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指南》省級地方標準正式獲批發布,成為全國首個“區塊鏈+疫情防控”標準,也是山東省首個區塊鏈地方標準。
疫情之下,“新基建”風頭正勁,全國各地紛紛布局,對于山東,更是籌謀已久。2018年12月,山東印發《數字山東發展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著力增強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網絡安全基礎支撐,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去年,《數字山東2019行動方案》,《山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陸續出臺,為“新基建”的發展持續加碼。
瞄準“新基建”,山東放大優勢“乘勢而上”
在“新基建”這輪競賽中,山東可謂實力硬核、優勢明顯。數字經濟是“新基建”需求與規模的直觀反應。以山東省會濟南市為例,2018年,濟南市數字經濟規模近3000億元,占經濟總量的37%以上。與此同時,濟南還是工信部認定的軟件名城,正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目前,濟南擁有量子技術研究院、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高端科創平臺,正加快“中國算谷”建設。浪潮集團提供了國內超過60%的人工智能的計算力,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眾多國家級創新平臺,同時國家院士谷、量子谷、超算產業園、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園區載體迅速崛起,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強的平臺支撐。
更為難得的是山東懂得放大優勢,“乘勢而上”。5G是數字經濟戰略實施的先導領域,對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山東省積極搶抓5G發展機遇,全省16個設區的市均已開展5G網絡建設,已建成開通5G基站約1.3萬個;濟南、青島實現重點核心城區連續覆蓋,煙臺實現部分核心城區連續覆蓋。
發力“新基建”,山東強推快進“不遺余力”
1月4日7時58分,山東—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投入正式運行,標志著當今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網架結構最強的華北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基本形成;3月4日,隨著特高壓沂南換流站、棲霞500千伏變電站等特超高壓站端帶電檢測工作的圓滿完成,標志著山東特超高壓電網2020年帶電檢測工作全面啟動……
今年,翻開山東省重點項目建設清單,總投資2.9萬億元的1021個省級重點項目聚焦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社會民生、重大平臺四大重點領域,其中不乏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身影。
山東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也備受關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省充電樁保有量5.72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3.85萬個(含專用充電樁1.56萬個),私人充電樁1.87萬個。2022年底前,全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將達到10萬個以上,基本建成“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保障有力”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山東在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等方面已有探索,無人碼頭、智能充電樁、智慧桿柱等作用逐步顯現,下一步基于5G的車聯網、智慧高鐵、“透視山東”等也將陸續落地。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港口網絡體系、600公里智慧管廊等等,將大大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空間。
發展“新基建”,不僅著眼當前,更利在長遠。伴隨著政策、技術等方面的發力,山東“新基建”必將開足馬力,全力加速,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邢曼華)
近日,金融資本研究平臺如是金融研究院發布了一份題為《新基建、新動能、新征程》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相關企業已經站在新基建的風口上,將有賽道升維帶來的增量機會,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是自2018年底“新基建”概念提出以來,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發展按下政策快進鍵。“‘安全基建’概念的提出,關注在數字經濟實體的搭建過程中建立標準化流程、引入關鍵技術,解決的就是數字經濟實體搭建的‘安全施工標準’問題。
“中國5G已經在宏觀環境、標準專利、市場優勢和產業鏈關鍵環節上全方位布局,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張平院士指出,5G新基建要建設生態,不僅對國內開放,對不同行業開放,也要對全世界開放,在理論、技術、工程、產品等方面充分發揮中國的優勢。
—————————— 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簡稱“服貿會”)上的致辭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諸如旅游、餐飲、住宿、航空等全球服務貿易行業遭受巨大沖擊。
領跑“新基建”,河南5G建設正全力加速,5G正融入中原大地千行百業。而在5月底,河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共同推進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
“過去乘坐地鐵,要么排隊微信支付購票,要么現金抵押購卡充值,不像現在,一個微笑就能瞬間通行所有站點,再也不用為沒零錢、手機沒電、忘帶票卡等耽誤時間了,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6月30日,由貴陽市重點打造的“臉行貴陽”項目(一期)正式上線。事實上,“刷臉乘車”只是“臉行貴陽”項目中的一個應用場景。
中原大數據中心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據了解,中原大數據中心由河南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攜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傾力打造,項目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
在疫情影響下,基建投資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重要手段,而“新基建”的進一步落地,也為基建投資指明了方向。傳統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作用逐漸減弱,“新基建”則是對沖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的最有效手段。
5月14日,在湖南省“5G+工業互聯網”現場推進會上,企業負責人觀摩山河智能裝備集團的遠程遙控倉。在一個產業鏈中,工業互聯網可以整合上下游資源,實現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垂直電商等新模式,降低新產品開發制造成本、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帶著陣陣“暖風”,吹熱了國內消費市場。圍繞擴大新型消費,加快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重點的“新基建”,努力推進信息服務全覆蓋,是升級版擴內需的題中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