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8日11:01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高長嶺)5月7日,記者從省河長制辦公室獲悉,河南省總河長令(第2號)已經由省委書記、省第一總河長王國生和省長、省總河長尹弘簽發,決定在全省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持續改善我省河湖面貌。
總河長令指出,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實”向“有為”轉變,不斷提升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改善河湖面貌,決定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清理整治亂占、亂采、亂堆、亂建)行動。河湖“清四亂”范圍由主要河流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實現河湖全覆蓋。各地要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拉網式全面排查河湖“四亂”問題,發現一處、清理整治一處。
打好黃河流域“清四亂”殲滅戰。今年在我省黃河流域開展河湖“清四亂”殲滅戰,鞏固“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清理整治成效,清除存量、遏制增量、嚴防反彈。將我省黃河流域所有河湖列入清理整治范圍,重點清理整治黃河低灘區、各類保護區、黃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四亂”問題。
持續開展河道采砂綜合整治。將加強河道采砂管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整治非法采砂列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要內容,堅持懲防并舉、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持續開展河道采砂綜合整治。嚴打非法采砂,堅持對私挖濫采河砂行為露頭就打。規范合法采砂,推進河砂有序開采。推廣應用機制砂,從源頭上解決建設用砂供應不足問題。
加快河湖生態修復。謀劃實施一批河湖綜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生態濕地項目,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林為主的防護林帶,重點推進骨干河道兩側生態廊道建設,完成各類造林289萬畝,濕地保護面積不低于94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長葛雙洎河、柘城容湖、虞城周商永運河、伊川伊河、光山龍山湖等5個國家濕地公園,在全省新批建20個省級濕地公園,進一步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推進河湖劃界。加快推進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和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下湖泊劃界工作,2020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推進智慧河湖監管。將信息化建設作為重要任務納入重要日程,充分利用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無人機、手機APP等技術手段加強河湖管護,以信息化推進河湖管理現代化。
總河長令明確指出,各級總河長是本地河湖“清四亂”的第一責任人,縣級以上河長湖長是河湖“清四亂”的具體責任人。各級河長湖長、各有關部門要將河湖“清四亂”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清理整治,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抓出成效。要加強激勵問責,對敢于真抓實干、動真碰硬、河湖“清四亂”成效突出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予以表揚或獎勵;對河湖“四亂”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重大問題隱瞞不報、清理整治弄虛作假的,要對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肅追責問責,以鐵的紀律維護河湖管理嚴肅性。
相關推薦
·河南省總河長令(第2號) 關于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的決定
(記者常欽)近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為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水利部積極協調京津冀三省市深入推進2020年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湖生態補水,截至目前,已實現生態補水37.57億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標的113%。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25日說,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一河一策”“一灣一策”。生態環境部當天進行重點流域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調度會商。
今天(16日),我國首個“一帶一路”河湖生態保護培訓中心在武漢成立,以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利合作交流,分享長江治理保護經驗,共同為全球水治理貢獻力量。“一帶一路”河湖生態保護培訓中心執行負責人 陳小娟:主要是通過專題講座、現場參觀和一些現場操作的培訓來完成培訓活動。
“在打造幸福河上扛起鄭州責任、展現鄭州作為,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政治任務。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化總面積突破2億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1.1%,形成了58萬畝的黃河濕地、80公里的黃河大堤生態景觀帶,構建了“綠城”變“綠都”的綠屏障。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10月1日至7日,全市共有141萬人次選擇到河道周邊游玩,其中,城市河湖、北運河、永定河等河道周邊市民較多。市水務局表示,假日期間,全市各級河長加強河湖巡查,組織巡河員、保安等加強河湖管護,及時發現、協調并上報解決問題。
” 近年來,西寧扎實推進市縣鄉村四級緊密型一體化醫聯體改革,解決了群眾看病遠、看病難問題。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秋日的陸渾國家濕地公園,湖面煙波浩渺、水光瀲滟、幽藍深邃。日前,洛陽嵩縣攝影愛好者張相正和王早利在這里分別拍攝到3只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目前黃河流域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基本形成,協調聯動機制初步建立,治理黃河亂象成效初步顯現,河湖“強監管”不斷實化,在法規制度、考核激勵、監督檢查等方面均出臺有力舉措,黃河流域“四亂”問題增量基本得到遏制,采砂秩序總體平穩向好,河湖面貌明顯改善。
近年來,在河湖“清四亂”工作中,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違規審批涉河建設項目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今年汛期,一些違法違規涉河建設項目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8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不僅沿海地區要高度重視臺風的防御,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嚴防臺風深入內陸并北上帶來的風險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