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8日09: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圖①:在山東青州邵莊鎮黃鹿村,植保無人機從麥田飛過。
王繼林攝(人民視覺)
圖②:在河北河間市景和鎮興豐農場,農機手在田間作業。
本報記者 史自強攝
版式設計:汪哲平
核心閱讀
面對這場疫情大考,農業有挑戰也有機遇。傳統生產方式遇到難題,新農具、新技術、新模式得以大顯身手。春耕期間,各地努力化危為機,依托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加快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破解“誰來種地”難題,邁向高質量發展。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透過這位“80后”田保姆的種糧故事,感受到田野里的新動能正在集聚。
一畝地上的兩本賬
田保姆托管,省心省力省錢,種糧成本能減少150元
農機來回奔走,層層水花飛濺……正值插秧時節,四川鄰水縣增產村的田間又忙碌起來。
“種地找小方!”村民張秀珍站在田埂上看著,“水牛換成鐵牛,無人機打藥,從種到收用的全是新家伙,真省心!”
“我們村的地,也全讓小方包了。”相鄰的團壩村黨支部書記王中平上前插話,防疫春耕兩不誤,今年幾百畝地全程托管,1天時間就插完秧了。
小方是誰?他叫方智勇,是縣里有名的田保姆。“你外出打工,我替你種田”,14個村的4萬多畝地,他打理得井井有條。
“80后”方智勇在大城市打拼15年,為啥又回村當農民?
轉變緣于5年前的一次探親。“村里一些田里長了草,看著真可惜。”方智勇發現,記憶里稻浪翻飛的景象少了。細細打聽,老鄉們道出原委:種子化肥漲了,趕上年景不好,辛苦一年不賺錢。留在家里的老人大多超過60歲,地里的活干不動了。
誰來種地?方智勇嗅到了商機:“地肯定得換個種法,把土地集中起來,規模經營,準能把成本降下來。”
回家種地!但流轉多少合適?水稻怎么管理?風險大不大?方智勇心里沒底。“當好農業新兵,要多跟農民學習。”他到成都等地拜訪種糧大戶,看到“大鐵牛”馳騁田間,萬畝水稻被侍弄得有條不紊,心里踏實了。2014年他回鄉流轉1000多畝地,成立了盛世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水稻。
從門外漢到新農人,方智勇探索綠色種植、購置農機,忙得不亦樂乎。合作社很快回了本,他成了大家口中的種地能手。
“成本高、缺勞力,一家一戶的難題怎么解決?”方智勇在思考,“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靠合作社的實力,為大家提供服務,農民種地的熱情會回來的。”從新農人到田保姆,方智勇再次轉型。
種了大半輩子地,大伙兒信得過這位“80后”嗎?
“同樣一畝地,收入多兩成,咱服氣!”增產村農民許少白,靠著小方的托管服務,種糧面積從5畝發展到80畝。今年更是嘗到了甜頭:買種子化肥,合作社送上門;整地插秧,農機下田,啥都不耽誤。
許少白算了筆細賬:以前種地靠老兩口,不算勞力,每畝要投入800元,一年種兩季稻,刨去成本,到手的也就七八百塊。現在合作社托管,一畝托管費200多元,機耕能節省60—70元,化肥用量減少了20%,一畝地成本能省出150元左右。“關鍵是省心省力,穩產高效,咱敢上規模了,一年能掙幾萬塊。”許少白底氣十足地說。
“防疫情不誤農時,今年我們的社會化服務迎來好機會,農民把地交給我們,放心!”方智勇說,春節一過,合作社就向鎮里遞交復工申請,購置農資,整修農機,全力奮戰春耕。
收入賬最有說服力。今年合作社服務面積增加了幾千畝,達到4萬畝,其中全程托管面積6000多畝,可為農戶節約成本300多萬元。忙得不亦樂乎的方智勇坦言:“看來種地這條路是走對了!”
4萬畝地怎么種
農民能“點菜”,也能“包席”,專業服務輕松種地
馬達轟鳴,植保無人機低空掠過,護鄰鄉種糧大戶游小波豎起大拇哥:“1小時作業50畝,相當于過去幾十人干一天,真厲害!”
不僅僅是植保無人機,走進方智勇合作社機庫——收割機、插秧機、灌溉設備等一應俱全。
發展社會化服務并非一帆風順。最初,合作社只有7臺拖拉機。尋求幫助的農民多了,方智勇卻感覺力不從心:種地環節多,農民需求五花八門,合作社難以滿足。“好保姆不僅會抱孩子,做飯、護理也得有幾把刷子,田保姆得是多面手啊。”
“農民需要什么,咱就干什么。”糧食烘干是堵點。不少種糧大戶吃過虧,聯合收割機開進田里,七八百畝水稻幾天就收完了,這么多糧晾曬成了大難題。“一臺烘干機少說也要幾十萬元,一年只用一兩個月,即便種糧大戶買也不劃算。”方智勇說。
政策扶持,合作社購置了13臺烘干機,日處理能力達到400噸以上,為周邊十幾個鄉鎮提供烘干服務。如今,合作社各類機械達上百臺套,農機手上百名,可提供機耕、植保、機收、烘干等一條龍服務。
創新服務方式,開發多元服務套餐。“我們有兩大特色服務,農民既能‘點菜’,也能‘包席’。”方智勇說。
不少農民當上“甩手掌柜”,實現輕松種田。“家里幾畝地,靠我一個人撐著,種不動了。”增產村村民熊竹華,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從種到收全程托管,自己在合作社打工,勞動強度小了,一年還能掙2萬多元。
“解決誰來種地,需要專業從事生產服務的主體,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方智勇說,農業生產有10多個環節,涉及多種農機,一家一戶不可能都置辦。當好田保姆,就是要解決小農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把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的發展軌道中。
社會化服務離不開政策幫扶。方智勇坦言,合作社資金是一大難題,希望貸款政策能再放開些,“如果大型農機具可以抵押貸款,就能大大減輕合作社資金壓力。”
方智勇說,干專業的事需要專業人才。合作社一方面引“新秀才”,招聘大學生,提高服務隊伍素質;另一方面培養“土專家”,為種糧大戶提供培訓。
1斤大米咋賣到8元
盯著市場種地,給土地做“體檢”, 為產品貼綠標
“浙江客戶定了1000多袋大米!”近日,合作社在一場農產品交易會上接到了大單。“發展綠色產品有前途。”方智勇底氣更足了。
解決了誰來種地,還要解決如何種好地。“盯著市場種地,這是咱的優勢,要延伸產業鏈,發展優質大米加工。”照著這張藍圖,方智勇再次帶領合作社升級。
對土地全面“體檢”、制定統一種植標準、全程采用有機肥、綠色農藥……合作社發展了多個綠色種植基地,1000余畝稻田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建廠房,購置設備,注冊“滋心源”商標,方智勇朝著產業下游穩步前進。“我們設計了多類產品,綠色大米每斤能賣到8元。”優質大米深受市場歡迎,銷售額已經突破400萬元。
從耕種收升級到產加銷,產業鏈條如何讓農民參與其中?
一條“合作社+村集體+土地托管+農戶”的利益鏈條形成了。太和鎮指南寺村是貧困村,村里地塊破碎,沒啥產業,不少農民外出務工。指南寺村也有優勢,這里山清水秀,生態優良。村里成立集體經濟組織,整合500多畝地托管給方智勇,全程綠色生產。
合作社不僅管種,還要收,村集體和農民有了多份收入。“每畝地農民和村集體的保底分紅為每畝800斤稻谷,超產部分,再次分紅,農民每畝收入400多元,村集體底子也厚了。”指南寺村村主任黃常武介紹。
“合作社每賣一袋米,我就多掙5塊錢。”村民王文朋說,“種地有賺頭,保底收益、增產和加工銷售加起來,一年能掙7000元以上。”
“我們已經為農民分紅128萬元、村集體分紅77萬元,并帶動了4個貧困村72戶貧困戶。”方智勇說。
“產業鏈條還能繼續延伸。我們打算發展電商,讓咱的大米‘飛’得更遠;發展生態采摘,觀光旅游,讓一、二、三產融合起來。”方智勇有了新打算。
“誰說種糧不賺錢,這么干,準行!”這位“80后”的種糧路不斷探索向前……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8日 18 版)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聽完李書記的宣講,我作為師范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能夠做到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畢業以后為甘肅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四川,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分別走進省內多個市州和高校、消防等單位,開展全會精神宣講。
繼面向全國選調選聘180名公務員之后,該市近期又從全市集中選拔30名副局級人選,其中“80后”18人。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上述30人均生于1978年至1983年,最小的是馬靖坤,1983年8月生,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任膠州市膠萊街道黨工委書記。
今年35歲的張聚飛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侯一村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打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左)在溫室大棚內向合作社社員講解香菇管理技術。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右)和合作社社員在溫室大棚內采收香菇。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在北京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阜平縣共建的阜平硒鴿健康產業園內,技術人員自行培育富硒乳鴿(4月29日攝)。
題:年輕,就要做強國“生力軍”——青春在創新中閃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測試指揮高芫赫是一名“90后”,3年前才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他,如今已在火星探測任務中“挑大梁”。
宏闊壯美的藍圖,照見未來的中國,也照見未來的你我;朝氣勃發的事業,讓青春的你與青春的國,相遇在最美的年華、最好的時代。湖南省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段驍峻(左)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宣傳產業發展政策(4月12日攝)。
11月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慈善榜》,恒大許家印以28億捐贈額首次成為中國首善,愛爾眼科陳邦以27億元捐贈額排名第二,珠江投資朱孟依以12億元捐贈額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河南首富秦英林夫婦名次創下新高,以9.6億元的捐贈額排在榜單第四位。
題:湖北東溝村:鄉村掀起“民宿熱”貧困村變“網紅村”2019年,東溝村實現經濟總收入730余萬元,旅游接待量達4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0余萬元,帶動周邊50余戶村民就業創業,90%農村勞動力吃上了“旅游飯”,摘掉了“貧困帽”。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再次強調,“經濟特區處于改革開放最前沿”“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40年來,憑借優質的營商環境和良好的投資氛圍,經濟特區吸引大批國際知名企業落戶,開放成為基因,根植城市血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