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10: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精準助力
勾建山作(新華社發)
自復工復產以來,江蘇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運用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協調解決制造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范,加大出口訂單生產力度。圖為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企業內,員工在趕制訂單產品人造草坪。
時曉凱攝(人民視覺)
5月4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專門提及了中小銀行。相關人士指出,我國中小銀行數量有4000多家,資產總額約占到整個銀行體系的1/4,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在深化改革、化解風險等方面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動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提高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發放優惠利率貸款超340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持續支持中小微企業。在此過程中,中小銀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介紹,今年2月份增加了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同時下調了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主要是用于支持地方的法人銀行、中小銀行更好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此后又新增面向中小銀行的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
“這次新增的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我們沒有規定利率,將通過獎勵性考核引導中小銀行降低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說。
根據央行數據,截至4月8日,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3453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累計幫助了超過42萬戶企業,預計支持企業總數將超過50萬戶,發放的涉農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在4.4%左右。1萬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將支持超過200萬戶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本報記者分析,對于中小銀行而言,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一方面可以緩解其自身流動性緊張的壓力,另一方面低成本資金支持可以提高中小銀行支農、支小的意愿和能力。
增強資本實力緩解資本約束
“疫情發生以來,中小銀行受到了明顯沖擊,同時隨著復工復產達產的全面推進,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增加。在此情況下,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很有必要。”趙錫軍說。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階段性下調20個百分點。
趙錫軍表示,撥備覆蓋率是貸款損失準備占不良貸款的比例,適當降低這一比例可以有效減輕中小銀行撥備計提壓力,釋放更多信貸資源,從而有更強的能力服務中小微企業。
5月15日,中小銀行將再獲定向降準資金。根據央行4月初的安排,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
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有助于引導其以更優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擴大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產業的信貸投放,增強對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支持力度。
持續加大清理整治力度
金融委會議指出,必須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服務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在充實資本的同時,解決好中小銀行在業務定位、公司治理、信貸成本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推動治理結構與業務發展良性循環。
4月30日,蒙商銀行完成工商登記,依法設立。包商銀行接管組介紹,為穩妥處置包商銀行風險、最大限度保護客戶和員工合法權益,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兩級財政及部分區屬企業,并引入建設銀行、徽商銀行等優質機構,發起設立一家新銀行(名稱為蒙商銀行),收購承接包商銀行的相關業務、資產和負債。蒙商銀行定位為城市商業銀行,經營范圍界定為內蒙古自治區內,回歸內蒙古、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曹宇指出,目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包商銀行等機構風險處置化解過程中,銀保監會把清理違規股東股權、開展市場化兼并重組作為重要抓手。對于社會較為關注的其他問題機構,相關股權重組方案目前已經相繼出臺,涉及的問題股東也正在有序清退。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去年針對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持續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進股權集中托管等工作,進一步嚴格股東資質審核,強化穿透管理。”曹宇說,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中小銀行將會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特別是為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使用存款保險標識(見上圖)。為規范存款保險標識的使用,央行制定了《存款保險標識使用辦法》,就存款保險標識的規格、材質、使用范圍、禁止情形等事項作了明確規定。
記者日前從中國銀保監會獲悉,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5.4萬億元,同比多增1.6萬億元。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型銀行下沉服務,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推動中小銀行、理財、信托、保險等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
據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消息,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22日就市場較為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答:上半年,六部委聯合印發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之中。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解決難題,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助力其快速“回血”。在費用減免方面,實行國有集體物業減免房租,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從中央到地方,財政金融協同發力促實體融資的政策實招頻頻打出。在中央層面,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與財政貼息政策相結合,以保證重點企業融資需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地方層面,金融和財政政策也頻頻打出組合拳協同發力,尤其是強化銀擔合作,發揮政府風險補償的作用。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4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銀行業保險業系統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突出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穩住經濟基本盤。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27日發布消息,將于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包括出臺《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四部規章、《加強金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意見》等,涉及銀行、證券等多個行業領域。
王天宇認為,作為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商行等眾多中小銀行也必須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才能跟上銀行業整體發展方向和步伐,突破經濟下行期經營發展面臨的困境。
在成都市高新區天府生命科技園,留學歸國人員企業仕康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來了好消息——園區房租減免,二月全免、三月與四月房租減半。心中有底氣,雙手有干勁,政府有扶持,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正在復蘇,展示出抵抗風浪的韌勁兒。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4日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