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21:5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4月27日電(記者何曦悅)面對疫情沖擊,上海企業正積極從危機中發掘機遇。從需求暴漲的生鮮電商、遠程辦公,到重回風口的數字娛樂、在線教育,伴隨著疫情中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上海互聯網新生代企業實現疫情中的逆勢增長,而這背后,是上海為在線經濟發展提供的堅定支持。
正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在線經濟創業者代表們都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危中有機,而上海這座城市提供了擁抱變化的創新驅動力。
2015年,盒馬鮮生初到上海浦東創業,當時,這種融合了餐飲、超市和網絡訂餐的新業態該如何辦證、如何監管成了難題。
為了既幫助企業解決準入難題、又解決政府監管問題,上海浦東率先試點將餐飲和食品流通證“兩證合一”,為盒馬發放了“準生證”,同時加強日常監管,有力助推了盒馬發展壯大。
在這次疫情中,盒馬鮮生為“宅家抗疫”貢獻了巨大力量,不僅使購物更加安全便捷,還開啟了“共享員工”模式,解決了不少就業難題。
盒馬創始人兼 CEO、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侯毅表示,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市場明顯擴大,盒馬4月份線上銷售數據相比今年1月增加了50%,百姓正越來越接受在線經濟模式。
本月,盒馬鮮生還與上海浦東舉辦了簽約會,將浦東優質特色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香甜軟糯的“矮腳青”青菜、清新爽口的8424西瓜,這些浦東人津津樂道的優質產品將“飛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青年創新創業,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活力,也昭示著城市發展的后勁。”上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說,上海歷來是投資的熱土、創新的高地、創業的樂園,這次疫情并沒有改變上海既有的優勢,而且催生出許多新的機遇。
盡管疫情為經濟發展帶來沖擊,但上海的經濟指標仍然有亮點、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新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今年一季度線上購物交易額增長16.4%,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了13.1%,均實現了逆勢增長。
今年一季度,上海主要生鮮電商平臺每天訂單量超過50萬單,同比增長80%,生鮮電商累計交易額達88億元,同比增長167%。
“非常時期,在線經濟凸顯了其滿足生產生活方式升級和賦能產業轉型的獨特價值。”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說。
為了更好地服務上海在線經濟企業發展的新需求,打造更廣闊的舞臺,上海近期出臺《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并提出到2022年,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培育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成長性創新企業。
其實表示,這一行動方案特別提到要打造100家以上應用場景,進一步聚集用戶的流量,帶動新產業發展,通過挖掘新場景下的新需求,把握新興領域的創新創業機會。
為了給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更大成長空間,上海市仍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當好金牌“店小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表示,上海將落實五大保障措施,實行包容審慎的監管,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著力強化公共服務,探索新型的人才從業評價,建設在線新經濟的生態圈。
“今天的上海,正在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強化‘四大功能’,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進,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更加需要創新創業。”龔正說,上海永遠是創新創業的堅強后盾,將推動更多創新創業的“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
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11月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習近平強調,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11月22日,2020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浙江桐鄉烏鎮開幕,為期三天,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聚焦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著力彰顯互聯網引領發展的文明之光、未來之光、智慧之光。新華網 張靈攝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博覽會進行限時限流,進入展館需亮碼、測溫、佩戴口罩并進行健康申報。
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11月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習近平強調,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步態逼真的機器狗、自動制作漢堡的機器人、一只手就能提起來的便攜式“機房”……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11日在深圳開幕,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帶來了近萬個“黑科技”項目參展。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本屆高交會還設置了國際遠程展示中心,有2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線下參展,有2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線上參展。
(記者韓鑫)記者近日從工信部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發展態勢平穩,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穩步增長。前三季度,互聯網企業完成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收入272.1億元,同比增長3.2%;互聯網數據服務收入137.9億元,同比增長15.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十三五”期間,服務業占我國GDP的比重不斷提高,2015年超過50%,2019年達到53.9%,在繼續穩穩占據國民經濟一半的同時,服務業的形態和內涵在互聯網的助推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服務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也是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助推器”,還是推動新經濟新動能加速成長的“孵化器”。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全國網上零售額70326億元,創近年來新高,同比增長9.5%。電商方便了百姓生活的同時,正加快改變著傳統商業,讓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聯播+“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受疫情影響,學校、培訓機構等普遍開展線上教學,大大促進了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發展。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校的停課不停學,也由此給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機遇。
看展覽、談交易、聊合作……來自全球的優質技術與服務亮相服貿會,展品琳瑯滿目,觀眾熙熙攘攘,既展現了開放合作的蓬勃活力,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的穩步復蘇與強勁脈搏。9月5日,在2020服貿會綜合展區,參觀者正在觀看中國中車出口至澳大利亞的雙層客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