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6日15:10 來源:人民網
共和國的脊梁
——追憶鐵人王進喜
武從端 亓樹新
“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薄捌咭弧鼻跋Γ咴诖髴c這片熱土上,追尋大慶人走過的足跡,我們不斷地被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創業者們的英雄氣概所感染。從“老會戰”的回憶中,從新一代人的成長中,從千千萬萬個瞻仰鐵人者的留言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鐵人仍然活在人們心中。
他恨不得一槌頭砸出個油田來
“鐵人是我最好的戰友,我比他小3歲,如果他還健在,應該是76歲了?!弊哌M當年同鐵人共稱為大慶會戰“五面紅旗”的馬德仁的家,這位年逾古稀、滿頭白發的老人,回憶創業時的崢嶸歲月,感慨萬千。
他講道:“在玉門時,我同王進喜在一個井隊,他是司鉆,我是副司鉆。參加大慶會戰后,我們兩個人分別擔任了1205、1202鉆井隊的隊長。就在兩個隊互不相讓地扛紅旗、爭第一的競賽中,創造了一個個全國乃至世界的鉆井紀錄?!?/p>
王進喜是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1959年,他作為石油戰線的勞模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汽車背上包來回跑,問別人:“上邊裝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說是沒有汽油燒的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們這么大國家沒有石油燒還了得!我一個石油工人,眼看沒有油,讓國家作這么大難,還有臉問?”王進喜后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初,王進喜率1205鉆井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
周正榮、丁國堂、戴祝文、馬萬福是當年1205隊的4個司鉆,人稱鐵人手下“四大闖將”。現在他們都退休了,我們有幸找到了周正榮、丁國堂兩位老人。
周正榮老人回憶道:“剛來大慶的第一天晚上,我們34個人就是在一間四壁透風的破馬棚里,背靠背度過的?!?/p>
鉆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么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鉆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他們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和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矗立荒原。這就是會戰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鉆機”。
要開鉆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過艱苦奮戰,僅用5天零4小時就鉆完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生產井。
這些與鐵人并肩戰斗過的“老會戰”,追憶鐵人的音容笑貌和英雄業績時,禁不住淚濕衣襟。周正榮、丁國堂老人說:“多少年過去了,但鐵人的印象卻始終是那樣深刻、清晰,仿佛他還在我們中間。”
井無壓力不出油,我們搞石油會戰,就要給自己加壓
1963年,我國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石油基本自給。以鐵人為首的創業者們奮戰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國的頭號大油田。
丁國堂老人提到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兩件事。1960年5月,打會戰第二口井時,王進喜被砸傷的腿腫得很厲害,他兩次從醫院跑回井隊,拄著拐堅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聲“跳”,便躍進齊腰深的泥漿池中,戴祝文、丁國堂七八個人也跟著跳了進去。奮戰了3個多小時,終于制服了井噴。王進喜累得起不來了。房東趙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啊!”“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
丁國堂說,有一次打試驗井,王進喜廢寢忘食連軸轉,剛端起飯碗便靠在鉆桿邊打起盹來。大家勸他多保重身體,他卻說:“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個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鉆臺上也痛快,也值得!”
在鉆井三公司,鐵人當年的大徒弟王作富給我們講起了那個刻骨銘心的“4·19”事故。那是1961年,1205隊打了一口不合格井,斜8度。鐵人和隊友們含著淚填死了這口井。有人難過地說:“標桿隊的隊史上還沒有這么一筆。”鐵人說:“沒有這一筆,隊史就是假的。這一筆,不僅要記錄在隊史上,還要刻在每個人的心里。要讓后來的人都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單純是一口廢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p>
至1966年,鐵人指揮他的鉆井隊突破年進尺10萬米大關,攀上了當時世界鉆井史上的峰巔,再一次為中華民族爭了光、爭了氣。
鐵人精神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鐵人為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日夜操勞,終致身心交瘁,英年早逝,年僅47歲。
現任1205隊隊長盛文革說,雖然45名隊員誰也沒見過鐵人,但鐵人精神一直是支撐這個隊的靈魂。到現在為止,該隊獲得各類榮譽227個。目前已累計打井1408口,總進尺176.7萬米,相當于大慶油田的1/3。
現在1205隊已經采用了液、汽、電一體化的國產最先進鉆井設備,司鉆坐在操作室里轉動手柄,操作鉆井,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盛文革認為,在新時期繼承和學習鐵人精神應該增加新的內涵,那就是用鐵人精神去掌握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經濟效益。1996年,該隊脫產3個月在大慶石油學院強化學習外語和專業知識。目前,該隊有大中專畢業生9人,其余34人均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05隊,仍是我國石油戰線一面永不褪色的紅旗。
鐵人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位于第一口井旁的鐵人紀念館瞻仰鐵人。自1991年以來,先后有160萬人次來過這里。
在厚厚的留言簿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同我們一樣激動難平的心。
原湖南省廣播電視廳廳長王典,是肇源縣人,離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頂著瓢潑大雨來到鐵人紀念館。他說:“是鐵人鼓勵了我一輩子?!?/p>
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還未走完三個展廳,手帕已被淚水濕透。走前認認真真地寫下了“做人要做這樣的人?!?/p>
一位美國友人說:“鐵人精神足讓人感動一輩子?!眮碜匀锇旱目腿藢懙溃骸跋蛑袊嗣竦膫ゴ髢鹤又戮?。他的精神不死!建設塞拉里昂也需要鐵人精神!”
鐵人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劉仁說:“鐵人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共產黨人的楷模,他更是一個頂天立地、光前裕后的民族英雄。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從這個意義上說,鐵人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魂。”
劉先峰夫婦告訴記者,女兒萌萌之前身體挺好的,連感冒發燒都很少出現,當時她在學校暈倒后,還以為是低血糖引起的。
劉先峰夫婦告訴記者,女兒萌萌之前身體挺好的,連感冒發燒都很少出現,當時她在學校暈倒后,還以為是低血糖引起的。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內,氣氛熱烈、暖意融融。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致敬新時代最美奮斗者,攜手匯聚開啟新征程、揚帆再出發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
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的勞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并從多個方面對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出了要求。
“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倳洀娬{,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鹘衲?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吳偉仁、于登云、孫澤洲(上圖),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來源于國家航天局官網) 在五年前的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點贊。
9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教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之力。
相距6天,兩場意義非凡的隆重紀念,兩篇極具分量的長篇講話,有一個共同“內核”—— 偉大斗爭淬煉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激勵偉大斗爭。以偉大斗爭精神,奪取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以偉大斗爭精神,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 今天上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熱淚盈眶?!?4億中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崗位分工,都自覺投入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堅韌團結、和衷共濟,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