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2日19:27 來源:映象網
生鮮電商又在思考怎么活下去了。
對這個“死亡率”超高的行業而言,疫情期間暴增的“宅需求”,究竟是拐點還是回光返照?
答案尚未明晰,但已經有人重新燒錢拉新“疫后奪生”,更多人還在觀望:如果只靠燒錢就能解決問題,那生鮮電商早就可以走上C位,而不是糾結“疫情期間轉投而來的中老年用戶,會不會疫情之后重回傳統菜場”。
燒錢,燒不來核心競爭力,全場景、高時效、低成本推動生鮮快消類到家服務,仍然是個大課題。
91%增長下的焦慮
對于生鮮電商行業來說,這個春天,多少有些起死回生的味道。
QuestMobile發布的報告顯示:春節期間,生鮮電商行業日均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009萬,較2019年春節增長91.46%。
具體到賽道里:疫情最嚴重的一個月,盒馬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27.5%,線上訂單比重自50%增至80%;家樂福2月份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10公里內半日達的“同城配”訂單單周環比增長296%;每日優鮮40歲以上用戶增加237%,其中9成用戶在兒女的幫助下學會了手機買菜;叮咚買菜每天新增用戶超4萬,同時客單價也從50元升到70元。
但是,增長背后的焦慮,并未消失。
4月13日,叮咚買菜推出拉新活動,老用戶在成功邀請新用戶并且完成下單后,新用戶可以獲得108元代金券,老客戶獲得39.9元的牛奶。叮咚買菜此舉,被業內視為新一輪燒錢之舉——實際拉新成本為166元,是普通社區店的8倍。
有分析認為,叮咚買菜焦慮的核心點,是這一次到家業務訂單的暴增,到底是增量還是存量的轉移?
事實上,雖然短期來看,此次疫情也一定程度上給生鮮電商做了一次免費的消費者教育,帶來井噴的消費需求,但供應鏈端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如上游生產較為分散,產品品質難以全面保障;產品鏈條較長,且冷鏈運輸尚不完善,因此損耗率較高。
此外,對于沒有搭建線下體系的企業來說,持續穩定的觸達和吸引用戶,也是一大難題。
疫情嚴重期間,家樂福門店蔬菜瓜果肉食供應正常
家樂福飆升的到家訂單說明什么
生鮮電商行業的出路在哪?盒馬或許是一個風向標。
4月15日,位于北京北四環的盒馬林奧店開業。3天之內,盒馬已在北京連開兩店。根據侯毅公布的“雙百戰略”,今年盒馬mini和盒馬鮮生會員店將各開100家。
由此可見,生鮮雖然是剛需、高頻、高復購的品類,但物流尤其是遠距離物流成本較高,因此需要以門店為基礎的近場服務網絡。一言以蔽之:互聯網上買不急需的商品,更快更方便的就在家門口。
相對于盒馬,蘇寧的體系其實已經逐步完備。蘇寧易購2019年年報中提到:已經形成了線上蘇寧超市、線下家樂福超市、蘇鮮生超市、蘇寧小店全覆蓋的渠道網絡,在發揮規模采購優勢的同時,構建蘇寧小店及家樂福店倉一體化的快消品供應鏈履約模式,全場景、高時效、低成本的推動快消品類到店、到家銷售。
為了進一步留存用戶,蘇寧在3月份推出了針對到家業務的輕量版“隨時會員”,具體權益包括:每月2張4元無門檻現金抵用券;每月專屬會員日,享受蘇寧小店、紅孩子、家樂福優惠折扣;蘇寧菜場提前預約,家樂福特惠商品優先購;蘇寧生活幫清洗保潔服務專屬折扣;每月1張面額5元的天天快遞寄件優惠券。
蘇寧方面透露,購買“隨時會員”的用戶,復購率相對普通用戶有明顯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到家業務的黏性和口碑。蘇寧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家樂福的新用戶及其復購率均表現良好,而且到家業務銷售占比逐月快速提升,3月份占比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