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09: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心情特別好。”鄧方敏(右一)說,感謝黨,感謝黃杜村,為她們送來了致富茶。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日,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等地的感恩茶園響起了悅耳的采茶曲。近年來新種植的“白葉一號”茶樹冒出嫩芽,在陽光下閃著光芒。一些背著背簍的采茶女正在仔細地采摘。
這片“黃金芽”來自浙江安吉。早在2018年4月,安吉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安吉“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得到了總書記肯定。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黃杜村最終確定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對象。
如今,扶貧故事又有了新篇章。
“扶貧苗”托起一方百姓致富希望
“茶葉基地在我村,唱著山歌謝黨恩。翻身不忘共產黨,吃水不忘挖井人……”近日,在貴州省普安縣屯上村“白葉一號”茶園基地里,彝族姑娘鄧方敏和張圣麗唱著山歌,輕快地將“白葉一號”茶葉采下。
該地2000畝“白葉一號”茶園正式開采,來自浙江安吉的扶貧苗終于結出“碩果” 。
“現在茶園有了產出,以后會越來越多,真正釀成村民們致富的‘搖錢樹’。”屯上村村委會主任蔣成勇表示,現在許多在外地打工的人都回到村里,到茶園務工,收入最高的能到達兩萬多元。
趁著“白葉一號”茶采摘的間歇,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村民譚化愛打掃起自家的新房,去年年底,她花了3萬多元將房子重新粉刷,還鋪上了地板磚,準備給兒子做婚房。“這輩子花的最多的一次錢。”譚化愛說,去年在“白葉一號”感恩茶園里做管護工作,掙了近3萬元,加上之前的積蓄,終于能夠做這件事。
2018年,地瓜鎮被選定為“白葉一號”捐贈點之一,譚化愛家的八畝多荒山被屯上村“白葉一號”恩澤茶葉專業合作社流轉,200元/畝的流轉費用及時付給了她。“后來開荒種茶,我們去做工,工資也及時拿到手。”譚化愛說,這才嘗到了天天掙錢的樂趣。
2019年5月份,譚化愛被村合作社聘請為管護人員,工作進一步穩定,到了年底發工資的時候,她一次性從合作社拿回了13230元現金。“現在把白茶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能做就做,有沖突了就不做。”譚化愛笑著說。包括她在內,普安縣去年已經種植了1萬畝左右的“白葉一號”茶。
“今年再在合作社里做一年工,賺的錢大概能把幾個房間的家具都添置好。”譚化愛說,自己快50歲了,還是第一次敢對家里做這么大的布置,而“白葉一號”茶今年已經有了部分產出,以后會越來越好,自己的底氣也會越來越足。
通過“扶貧茶園”基地示范帶動,目前普安縣又拓展定植“白葉一號”茶苗10751畝、3225.3萬株,今年以“打頂采摘、以采代養”的方式,約3000畝茶園預計可采摘白茶鮮葉3000斤。
一株“扶貧苗”帶動一方“產業”
在湖南省古丈縣默戎鎮苗族聚居的翁草村,“白葉一號”安吉白茶在栽培兩年后,也開始了第一次采摘。
2018年,翁草村獲得安吉黃杜村500畝“白葉一號”茶苗捐助,翁草村及周邊村的116戶430名貧困人口加入該村茶葉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務工收入等,合作社兩年來共發放工資260多萬元,為貧困人口人均增收5000多元。
在翁草村第一書記歐三任看來,“白葉一號”到來之前,村里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村民沒有增收產業,全靠外出打工或種植零星作物。“白葉一號”來了之后,村民看到產業致富的希望,思想發生了大變化。
“‘白葉一號’就是一只‘金雞’,種下去就會下‘金蛋’。”歐三任說,通過種植“白葉一號”,村里正在把山水林田以及苗族文化等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朝著茶旅融合的方向發展。
“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么大的變化。”歐三任說, 2019年暑期,翁草村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村民家里的臘肉、玉米等農產品成了“香餑餑”,有的村民就淡了外出打工的心思,一門心思在家里搞起了民宿。
從2018年至2019年,翁草村建起新房20多棟,其中10棟是民宿。村民們都說,現在水、電、路全都改善了,外來游客又那么多,在家門口賺錢更好。
“通過‘白葉一號’產業扶貧,以及其它方面的支持,古丈縣已經順利脫貧。”該縣扶貧辦主任李俊說,古丈將依托“白葉一號”產業帶來的動力,堅持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讓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致富奔小康。
黨組織引路 種下“扶貧苗”駛上“致富快車道”
1700余公里,這是從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到四川省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的距離。
“黨的政策好嘞,送來白茶苗喂,總書記等咱們嘞,脫貧奔小康嘍喂……”
據沙州鎮黨委書記陳旭介紹,結合安吉“白葉一號”茶葉生長特性和發展規模等,最終確定將規劃的1517畝“白葉一號”中的1026畝367.8萬株種植在青坪村。
“為了保障‘白葉一號’茶葉產業的順利實施,我們村上和鎮上一道通過研究解決土地、管護、資金等一系列問題,真切地感受到沒有黨組織的引領就沒有把產業做成功的可能。”青坪村黨支部書記王永明一語中的。
青川縣沙州鎮黨委、政府把栽植好、發展好“白葉一號”產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重要發展機遇,創新實施“六個一”黨建扶貧工程,舉全鎮之力把青坪村“白葉一號”種植基地打造成黨建扶貧示范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樣板地。
“圍繞發展好‘白葉一號’產業中心任務,我鎮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強力引領“白葉一號”產業發展,鎮黨委統籌機關、鎮內5個村黨員干部,建立沙州鎮“白葉一號”產業黨委。主要負責項目審批把關、組織實施、監督管理等。”陳旭說。
沙州鎮以黃杜村黨組織和黨員為榜樣,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提高領導力和戰斗力,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同時,采取村級大會講,村民現身說等多種形式進行感恩教育,激勵干部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匯聚社會扶貧力量,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精神,取得顯著效果。
“白葉一號”長勢喜人,“我們要借鑒浙江經驗,永遠感恩、永遠銘記浙江人民的深情厚誼,尤其是要學習黃杜村干部群眾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栽好、種好、管好、經營好‘白葉一號’茶苗,續寫‘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新故事。按照規劃,我們通過青坪村帶動周邊4個村的茶產業發展,走茶、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到2025年,沙州鎮將新增10000畝高標準白茶產業園,綜合產值2.8億元,引領帶動全市茶葉產業集群發展。”陳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綜合新華每日電訊、人民網-浙江頻道、廣元日報、吉安縣人民政府網等報道整理)
蒙蒙細雨中,記者來到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的一片幼林茶園,2000多畝的山坡上,密密麻麻長滿茶苗。2018年,黃杜村20名黨員聯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黃杜村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
葉張玉白,經脈翠綠——精選的“白葉一號”,是浙江安吉白茶里最優質的品種。2018年4月,安吉黃杜村村民決定將1500萬株“白葉一號”精選茶苗,捐獻給湖南、四川和貴州等脫貧攻堅一線,續寫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新故事。
滿眼的綠,透亮而安靜,順著山坡,起起伏伏,踩著大自然設定的節拍,歡快地向外鋪排。他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里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并承諾包種包銷,不種活不放手,不脫貧不放手。
2019年7月7日,農民在貴州省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的“扶貧茶園”里給茶苗除草。” 在青川的白茶基地里,安吉黃杜村茶農楊學其正在查看“白葉一號”茶樹生長情況。2003年4月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黃杜村調研白茶基地,看到家家戶戶以白茶為業、靠白茶發家,充分肯定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關莊鎮固井村固井嶺“白葉一號”茶園里,茶農首次試采白茶。在扶貧茶園的示范帶動下,如今普安全縣的“白葉一號”已經發展到1.1萬多畝;沿河自治縣中寨鎮的白茶種植面積也突破了5000畝。
谷雨剛過,四川廣元市青川縣迎來了降水天,云霧籠罩著縣城,森林覆蓋率高達73.48%的青川充滿了綠色魅力。和固井村的貧困戶李自英一樣,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村民焦元恩也因種植白茶找到了致富的希望。
2018年4月,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里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兩年多來,黃杜村共向古丈縣、青川縣、普安縣、沿河縣的34個貧困村捐贈“白葉一號”茶苗1900萬株,實際種植5377畝,帶動受捐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