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1日07:46 來源:新華社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調研。
這個保護區位于秦嶺山脈東段,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秦嶺東部的綠色明珠。
在中國地理版圖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南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綿延約1600公里的秦嶺,是一道巨大的生態安全屏障,發揮著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
秦嶺,更是歷史文化名山。秦嶺腳下,八百里秦川,從秦漢到隋唐,長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腹地;終南山上,留下多少名勝古跡、傳奇故事。
↑這是2019年8月在陜西省寧陜縣境內拍攝的秦嶺。
然而,曾幾何時,秦嶺的自然生態,因違建別墅問題而遭受破壞。一些人以所謂“文化旅游項目”的名義,在秦嶺北麓違法違規搞房地產開發,修建商品房和別墅,將“國家公園”變為“私家花園”。而且,違建問題在一段時間竟禁而不絕、整而未改。
↑西安市長安區灤鎮石峽溝村三棟大型單體歐式風格別墅并排而立(2014年4月15日攝)。
對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扭住不放、一抓到底,4年間作出6次重要批示指示。黨中央從政治紀律查起,指派一名中央紀委副書記擔任專項整治工作組組長督促整改。2018年7月后,位于秦嶺北麓西安境內的1100多棟違建別墅被依法拆除,多名領導干部因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
↑上圖為2018年9月,西安市長安區對轄區內東大街道的秦嶺違建別墅“群賢別業”進行拆除。下圖為2019年7月拍攝的秦嶺違建別墅“群賢別業”拆除后建設的秦嶺和諧森林公園。
總書記此次來到陜西考察調研,第一站深入秦嶺,實地考察這一重要生態屏障的保護和修復情況。
對自然生態保護這道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從來都是零容忍。
從秦嶺違建別墅到祁連山生態破壞,從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圍到騰格里沙漠污染,哪里發出了重大生態破壞的警報,總書記都親自過問,責成相關部門嚴肅查處,追責問責。
↑上圖為2018年6月拍攝的沅江市南洞庭湖下塞湖矮圍集中拆除專項整治行動施工現場。下圖為2019年11月工人在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寧夏中衛市“美利林區”清理污染物。
而且,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一抓到底的態度,問題解決之后,還經常要“回頭看”,現場檢查。比如,去年8月在甘肅考察,來到祁連山下的山丹馬場,聽取祁連山生態修復情況介紹;今年春節前在云南考察,來到滇池邊,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都是“回頭看”,現場檢查。這次在陜西考察,深入秦嶺,其意也不言自明。
↑2019年8月,習近平在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山丹馬場考察調研。
↑2020年1月習近平在云南昆明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的好壞,直接反映在黨員干部的精氣神上。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如期實現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仗要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我們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
滄海橫流顯本色,關鍵時刻見真章。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脫貧攻堅進入了倒計時。面對最難啃的硬骨頭,容不得半點虛假應付,必須要有絕對過硬的作風,拿出擔當作為的硬實力、干事成事的硬功夫。
打鐵必須自身硬。越是形勢嚴峻、任務艱巨,越要加強管黨治黨,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凝聚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
策劃:霍小光
監制:車玉明、張曉松、雷敏
文字:朱基釵
攝影:鞠鵬、謝環馳、燕雁、翟健嵐、張博文、李一博、劉瀟、邵瑞、馮開華、丁春雨
視頻:楊牧、張僑、姜辰蓉、李華、李亞楠
視覺:苗夏陽
編輯:齊琪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近年來,佛坪縣借助自身生態優勢發展農產業脫貧項目和集體經濟,開展鄉村文化旅游,2017年在全省率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的四個縣之一。直播間介紹人黃玉梅說,往后還會不斷融入新的產品,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電商模式。
11月19日,鄭州市秦嶺路上一處暖氣管道爆裂,附近居民受到影響。據了解,該路口附近曾發生過暖氣管道爆裂情況。
近日,一張“秦嶺憑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的圖火了。據中國天氣網專家分析,秦嶺對水汽有阻滯作用,秦嶺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
一張圖解釋了為什么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南)與半濕潤區(北)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線。”
10月29日,網友@劉若晴 曬出這張圖片并配文稱:飛機上航拍的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一張圖解釋了為什么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分界線。
原標題:《公交車長蹲地幫抱孩子母親系鞋帶,寶媽:你這要把我感動哭了》” 車長張會為她系完鞋帶回到駕駛室,聽到女士感謝的話語,連連表示:“沒事兒,這都是隨手的事,你抱著孩子還拿這么多東西不方便,萬一絆著鞋帶再摔倒了,不安全。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10月16日,由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華商網聯合主辦的“承載夢想 為Ta點燈”主題文化扶貧活動在6064次秦嶺“小慢車”上溫情上演。我們相信,在秦嶺“小慢車”文化之光的照耀下,秦巴山區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幸福的未來就在不遠的前方。
巍巍秦嶺,雄峙華夏中央,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專程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秦嶺生態保護工作情況。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也曾“驗收”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情況。
初秋的小秦嶺,天空湛藍如洗,流云在頭頂略過,綠意在群山蕩漾。淙淙流水清澈見底,從這里一路匯入母親河的懷抱。林木深深間,偶爾群鳥弄聲,倏地劃破這滿山的靜謐。如果不是之前的一些影像記錄,很難想象,這里曾車水馬龍、千瘡百孔。
8月22日,在位于陜西西安的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大熊貓永永與新出生的大熊貓幼仔在一起。永永幼仔的出生,標志著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迎來“子三代”時代,秦嶺大熊貓家族實現了“四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