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6日17:2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編者按
“新冠肺炎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4月3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媒體上如是說。同一時期,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喬姆斯基在接受采訪時發出了這樣的預警:“現在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不僅僅是因為冠狀病毒,我們應該認識到世界的缺陷與不足,整個社會經濟功能失調的深刻缺陷。”
正如兩位耄耋思想者所表達的,新冠病毒全球傳播的四個月,也是他們對世界進行深入思考的四個月。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取得抗疫的勝利,全球抗疫在深層上反復強調著人類歷史前進的一個道理:唯有合作才能迎來光明前景。當人類面臨的整體問題極致化地從新冠肺炎疫情中體現出來,當世界遭遇了與二戰、冷戰、恐怖主義、金融危機等完全不同的歷史困境,當加強全球治理的緊迫性驟然上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不僅僅是世界所需,更是世界所急。
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我們將往哪里去?從今天起,光明日報(光明日報客戶端、光明網)將創設《光明國際論壇筆會》專欄,聚焦《人類命運共同體˙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邀請國際組織領導人、國外前政要、中外專家學者、知名跨國企業高管等對這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世界歷史上的所有重大時刻,都是全球思想智慧風云際會的時刻。我們相信,今天人類的出路,也在思想之光投射的方向。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
作者:艾倫·麥克法蘭(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終身院士、社會人類學教授)
艾倫·麥克法蘭
我聽說,中文中的“危機”一詞是由表意“災難”和“機遇”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這似乎特別適用于新冠肺炎疫情。
人們往往更容易看到災難,我們都為億萬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苦難而悲傷。然而,機遇也可能同時存在。潛在的機會只能猜測,因為當我們試圖預測未來時,一切實際上都是猜測。不過,我們可以用經過驗證的方法,即回顧既往趨勢,看看歷史和近年發生了什么,然后沿著既往趨勢推斷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可以放大正在發生的事情,或者像一種強烈的興奮劑,或者像植物上的一種肥料。它將使正在緩慢演變的趨勢提速。這種情形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過,因為難以想象的苦難所造成的絕望,許多技術、社會和政治變革得以加速。
中國抗疫成功意味著什么
第一個趨勢涉及對中國的承認。過去20年里,特別是當中國舉辦奧運會時,世界其他國家突然意識到中國的非凡復興。幾乎在一夜之間,事情變得很明顯,中國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已經成為許多領域的世界領先者。19世紀的帝王刻板印象和20世紀中國政治動蕩歲月給世界留下來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一掃而空。認識中國變化的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我不記得近代史上還有哪段時間中國的日常生活被國際媒體如此廣泛地報道過。
中國人民對新冠疫情做出了非同尋常的反應,贏得了許多關注細節的人們的贊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正如一些外部人看到的那樣,中國的抗疫成就不是通過恐懼或壓制性的中央控制實現的,而是通過群體團結、相互同情、理性規劃和負責任的行為來實現的,這使它變得更加令人難以置信。
與許多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悲劇性混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抗疫更加令人驚嘆。中國如此有效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這使得西方對中國虧欠巨大。如果新冠病毒以在歐洲和美國肆虐的情形席卷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口,我們現在在西方會陷入更加可怕的困境。
抗擊新冠病毒的成功只是中國更大規模的進步進程中的一小部分。許多預測認為,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在21世紀20年代末超過美國,而幾年前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美國。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意味著我們將面臨中美兩國幾乎平分秋色的10年,就像兩隊船員并肩比賽,面臨相互碰撞或造成損害的危險,最近的中美關稅和高科技對抗就是這方面的跡象。
然而,如果超越的速度加快了,就像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超越英國一樣,如果超越發生得很快,而且被其他事件淡化了,那么我們可能會避免一場嚴重的沖突。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其著作《注定要戰爭》(2017年)中分析的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戰爭可能是爭奪霸權的結果——可能會避免,因為人們全神貫注于其他事情,醒悟后才發現已是一個新的現實。
我猜想,通過審視當前的事件,中國將對自身的一些固有弱點有很大的了解。例如,房地產投機泡沫將被戳破,更多的注意力將放在生產性行業和科學研究上,國內貿易和消費會得到更多關注,對某些國家的貿易依賴將減少。這將使中國更加強大,能夠更加有效地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4月14日,在美國紐約,人們在一家超市外排隊等待購物。新華社發
新技術應用時代提前到來意味著什么
過去20年的另一個趨勢是用機器取代人力。在目前的這場疫情危機中,這一速度大大加快。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應用的興起,本可能需要10年或20年的時間,現在在幾個月內就發生了。新的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時間點,可能會被界定在這場流行病期間,無論這是好是壞。
另一個趨勢是大數據的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收集和存儲大量關于個人的信息,特別是通過移動設備收集材料。這一趨勢得到極大的加速,它的成功運用是新冠病毒在中國、韓國和其他地方得到控制的原因之一。它通過追蹤接觸者,允許足跡健康的人獲得額外的自由,這是其好的一面。然而,賦予它高水平的國家權力、可能的濫用和侵犯隱私,是其潛在的負面因素。
還有一個趨勢是與過去兩個世紀的體制模式分道揚鑣。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建立在19世紀的思想基礎上,為了提高效率,需要將人類聚集在一起。如果你想生產商品,你必須有工廠。如果你想教育孩子,你必須讓他們去學校和教室,或者大學和演講廳。如果你想給別人治病,你要讓病人到醫院和病房。如果你想監管社會,你必須建造大型監獄。如果你想讓人們享受娛樂,你就要讓他們去體育場、電影院或音樂廳。
隨著互聯網和其他交流渠道的興起,所有這些都在改變。我們正看到,你可以在家里工作,也可以在村里或鄰里小群體中工作。在中國,人們從大城市返回,或者在任何地方創辦小企業,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你可以遠程學習,也可以在規模小得多的專業小組學習,遠程教學可以是高質量和個性化的教育。你不需要去大醫院治療大多數疾病,得益于良好的信息、可獲得的藥物、分布于各地的診所,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網上診療。我們發現,很多娛樂活動甚至社交活動都可以在家進行,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小組一起唱歌、鍛煉、玩耍、閱讀或聊天。
換句話說,統一的、集中化的生活體系正在朝著更本地化、更社區化、更有意義的在線和真實的面對面關系發展。世界各地的人們再次發現了他們的鄰居。即使在大城市,人們也越來越有這樣一種感覺,即他們與周圍人的生活并無二致。
重視自然與傳統意味著什么
過去幾年的另一個趨勢是,人們認識到,由于我們在浪費所有的資源——空氣、水、土壤、植物和動物,我們正在毀滅世界。污染、土壤退化、碳排放,生態危機的所有這些特征眾所周知,而世界人口的增長加劇了這場危機。對此人們已經開始有所警覺,特別是在過去數年里,年輕人對此感到震驚。但是,他們不斷被告知,他們的夢想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當北京或紐約上空藍天敞開,當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星星和月亮時,我們看到了一切都是可能的。當飛機和汽車靜止下來,我們又能聽到鳥聲時,我們意識到我們失去一些東西,也可以找回一些東西。當我們發現一個更緩慢、更溫和、更豐富、更感官的世界的美麗時,主張改變生活方式的人們很可能就得到了論據。也許造成污染的旅行會更少,也許油氣生產的崩潰還會持續,綠色能源的發展會加快。這可能是一個更可持續的世界的開始。
我們也在學習重視更傳統的方式,以適應我們的身體和自然世界。一個例子是人們對身心鍛煉、瑜伽、普拉提、太極和其他運動的興趣迅速上升。另一個例子是,在印度、中國和其他地方,一些傳統草藥在對抗病毒方面取得了成功,贏得了尊重。
加強全球治理和相互支持意味著什么
最后,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聯系的世界里,這是一個巨大的趨勢。全球主義,無論是電信、互聯網、教育交流、旅游,還是漫長而相互交織的商品供應鏈,都有了巨大的增長。面對任何形式的媒體,甚至是大城市的街道,任何人都能看到我們現在是同一個世界。
蝴蝶效應——一只死在安第斯山脈的蝴蝶可以通過漣漪效應改變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真實和明顯。
至少,我們可以希望我們的“無國界問題”會提醒我們是一個人類共同體。全球治理和相互支持的世界機構,在過去20年里遭到毫無意義的戰爭和分裂的蹂躪,在枯萎之前可能會復興。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因為它擁有和諧和相互負責的儒家倫理,以及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理想,就像它在這場國際危機中對許多國家提供支持一樣。
我們可以從一個相互爭斗的、零和的世界中走出來,進入一個更健康、更具協作性的世界。
機會很可能從當前這個痛苦和焦慮的時期浮現出來,但只有當我們作為一個物種有足夠的智慧去欣賞它時,機會才會出現。這正如中國人所說,危機既是災難也是機遇。
(光明日報記者林衛光翻譯,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6日 12版)
截至當地時間30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萬例。近日,一些英國政客和媒體為轉移民眾不滿情緒,把政府處理疫情不力的責任推給遠隔千山萬水的中國。網民:政府正在尋找替罪羊,但我們現在的處境是由于英國脫歐派領導人選舉勝利后的傲慢、無能及特立獨行導致的。
這是中國和世界雙向互動的壯麗篇章,這是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偉大歷程。“變革與夢想——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圖片展在倫敦舉行,圖為12月10日,在英國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人們駐足觀看圖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