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9日17:20 來源:法制日報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 通訊員 高 潔
一道探照燈光束劃破知音湖的春夜,金鑫開始夜間庫房巡查。
遠處,漢江穿城而過,江灘的景觀燈早已熄滅,江輪汽笛聲在黑夜里格外響亮。
圖為金鑫巡檢氧氣站。張軍華 攝
這是金鑫到武漢的第55天,也是他在火神山醫院的第55次巡查。作為火神山醫院醫學工程科主任,金鑫負責醫院的醫用氧氣、耗材、試劑、防護物資等供應保障和醫療設備引進維護。
2月3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火神山醫院首日,金鑫便開啟特殊戰備時刻。1000張床位,1500平方米庫房,金鑫和全科人員共同守衛著這個鮮為人知的“彈藥庫”。
絕不能讓醫院停擺
戰“疫”打響,指令鋪天蓋地。
調試,是金鑫面對的第一道坎。偌大的醫院,從病區到檢驗輔助科,救治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疏忽。
面對嚴峻的疫情、遞增的收治人數,金鑫帶著6名隊員一頭扎進庫房,常常一干就到深夜。與此同時,漫天的物資需求像雪花一樣紛至沓來,團隊不斷加速。
圖為金鑫和醫護人員在ICU內調試設備。張軍華 攝
為了醫療設備能在第一時間啟用,金鑫一天一夜沒合眼。從進場、安裝、現場調試,再到正常運營,為確保在1天內完成4天的工作量,他把全科人員和廠家工程師編排成三組,三班倒連續作業。僅用1天時間,所有設備順利完成組裝。
“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逃難的。仔細看,原來是醫學工程站的。”金鑫喜歡這樣調侃自己,這是他初到火神山的狀態。
進駐火神山醫院的第7天,入院的確診患者源源不斷,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基礎防護物資用量激增,庫存眼看消耗殆盡。
“人命關天,絕不能讓醫院停擺。”金鑫的聲音急促而沙啞,他一邊派人去物資分發點蹲守,一邊協調籌措。
“不管哪兒有,我們都去提。”全科人員分頭打電話,到處找物資。
翌日清晨,隨著最后一箱防疫物資入庫碼好,金鑫如釋重負。
小接口連著戰斗力
在火神山醫院,ECMO、血漿治療等創新救治手段各顯神通。在大多數人看不到的幕后,同樣有數不清的創新發明為生命保駕護航。金鑫就是這樣的護航員。
“這個小設備好使。”在火神山醫院病房里,醫護人員點贊的這個小設備讓金鑫倍感欣慰。
圖為金鑫在ICU內巡檢儀器設備。張軍華 攝
由于醫院病房最初設計為兩人間,因此設備帶上只有兩個氧氣接口。后期病房增為3人間,吸氧便成難題。氧氣瓶重量大、搬運不便,“紅區”用完的空氧氣瓶怎么搬出、如何消殺,都是令人頭疼的難題。
金鑫設想是否有一種特殊的氧氣接頭,一個接口插入設備帶,出來兩個接頭供患者吸氧。他一邊在網上查找,一邊積極聯系相關廠家。在全院共同努力下,最終拿到雙通氧氣接頭。
小接口連著戰斗力,一個不起眼的配件,讓供氧不再受床位制約。
“這個盔甲太好了,臉上的壓痕少多了。”醫護人員贊不絕口的盔甲,也來自醫學工程科的金點子。
那段時間,看到戰友們臉上被口罩、護目鏡壓出“天使臉龐”,金鑫既心疼又著急。他迅速調查、研究論討,引進傷口敷料,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像這樣的錦囊妙計,金鑫記了足足一大本:引進智能消殺機器人,遠程遙控機器人進行消毒;引進老年患者專用氣墊床、采購糖尿病人血糖儀,為患者提供精細化服務;引進轉運呼吸機,解決患者轉運途中吸氧問題,降低轉運風險;引進無線聽診器,依托藍牙技術解決病區內無法使用普通聽診器的困難。
在火神山醫院,金鑫認準一件事:“只要是臨床急需的,問題絕不過夜。有人說我軸,但咱不能給一線拖后腿。”
越是艱險越要向前
沖鋒,是對火神山應有的尊重。
火神山醫院正式收治前的一個下午,氧氣站突然響起急促的報警聲。金鑫急速從庫房飛奔而出,直撲事故現場:“氧氣泄漏,快!”伴隨著“呲呲”聲,大量氧氣噴涌彌漫。
來不及猶豫,他沖到氧氣站泄漏口判明原因后,調整閥門、降低氧壓。泄漏事故急剎車后,現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一看表,金鑫僅用時3分鐘。
即便在“紅區”,金鑫也是解決問題的那個人。一次,感染四科一區的血氣儀出現異常,在場醫護人員心急如焚。金鑫接到維修通知第一時間進入“紅區”,他通過故障代碼察覺管路有異常,最終確認是凝血堵住管路,很快將儀器修復。
搶修后的一次交班會上,金鑫變戲法似地掏出一個小本本,里面詳細記錄著設備常見故障代碼、原因和解決辦法。
他一邊教大家,一邊叮囑:“設備不會說話,全靠你們關心體貼。”他總結的一套維修經已人人熟知:人為原因就得從參數設置入手,如果是設備故障,就得重點排查軟件、硬件和配套設備。
在火神山醫院,醫學工程科不是救治一線,少了些主角光環。金鑫說,可以不起眼,但絕不能做戰斗力鏈條上的薄弱一環。兩個月來,他始終保持滿弓狀態。
圖為金鑫在ICU。張軍華 攝
50多天來,醫學工程科在金鑫帶領下安裝調試醫療、護理、特診、重癥等7大類近5000臺(件)醫療設備;籌措防護物資、醫用耗材250余萬件,發放170余萬件,保障氧氣供應100余立方;擬定防護物資、醫用耗材使用相關說明200余條,完善新冠肺炎救治核心制度15條,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醫療物資保障體系。
荊楚春已至。火神山醫院治愈出院患者不斷增加,形勢正在好轉。
當治愈患者跟醫護人員揮手告別時也許不知道,此時,金鑫和醫學工程科隊員們正緊張地運轉、調度。在火神山醫院,他們是生命物資的擺渡人。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記者:馬志異 李東旭 樊浩宇 姜磊 狄春 陳誠 高原 劉瑞娟 張若玄 尚昆侖 任卓如 楊金鑫 杜瑞 田弘毅 田晨旭 丁汀 陸浩 朱曉光 禹麗貞
記者:阮帥、梅元龍、盧鷹、劉海、賀書琛、姜明明、尹恒、許健、馮媛媛、楊金鑫、郭沛然、王修楠、于曉蘇、章林、王歡、李德欣、田晨旭、王麗婧、劉潤芝、洪澤華、黃凱瑩、陳露緣、郝杰(攝像)馬堯(攝像)
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積弊多年 百姓難安寧 為保護母親河 根除“四亂”頑疾 河南鐵腕治理 今年4月以來的“清四亂”殲滅戰
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記者:石中玉 仇博 高磊 張彩霞 楊靜 楊金鑫 袁月明 夏子鱗 楊欣 符曉波 王菲 吉莉 于躍 蘇軼人 牛小溪
進駐火神山醫院初期,科室在短期內全部展開,患者快速收治到滿床位,醫用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用量激增,庫存嚴重不足。增配轉運呼吸機,解決患者轉運途中吸氧問題,降低轉運風險…… 金鑫雖然不在救治一線,卻始終保持著“狀態滿弓、激情滿格”的狀態。
張軍華攝 一道探照燈的光束,刺破知音湖的春夜。這是金鑫到武漢的第55天,也是他在火神山的第55次巡查。他,是火神山醫院醫學工程科主任,負責醫院的醫用氧氣、耗材、試劑、防護物資等供應保障和醫療設備引進維護。
在火神山醫院,臨床醫護人員是醫院重要的組成力量,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卻至關重要的科室——醫學工程科。火神山醫院醫學工程科主任 金鑫:目前防護服、護目鏡只夠今天1天的使用量,如果防護物資今天到不了,明天整個醫療工作將停止。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題:用無私廉潔詮釋公平正義——追記“全國模范法官”李慶軍 不止侯懷樂,李慶軍的好友李國剛、表哥李繼賢、妹妹李香蓮……找他幫忙的親朋故舊很多,都碰了釘子,但親友們漸漸理解了他。
題:用無私廉潔詮釋公平正義——追記“全國模范法官”李慶軍 不止侯懷樂,李慶軍的好友李國剛、表哥李繼賢、妹妹李香蓮……找他幫忙的親朋故舊很多,都碰了釘子,但親友們漸漸理解了他。